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三章貨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0704帝國的榮耀第一百八十三章貨幣二待李善長,葉綜溫。李道君行禮宗畢後坐下。劉浩然開舊止“念祖。你給百室出了一個大難題。”

“陛下,我”葉漆溫在面對眾多反對者時面不改,但是劉浩然的一句話卻讓他大驚失,慌忙站起來,想解釋自己為什麼要推進貨幣改制以及改制的種種好處,卻被劉浩然揮手阻止了。

“念祖,你才識有,可是卻不通時務。”劉浩然微微搖頭道。

聰慧過人的葉塗溫一下子明白什麼了,低下頭不再作聲了。

“念祖,你上折中對貨幣改制的好處我都知道,可是現在是改制的時機嗎?”劉浩然語氣越來嚴厲起來。

“陛下,臣錯了。”葉澡溫低著頭嚅嚅地說道。

貨幣改制必定會引起擁有銀號、錢莊等江南地方勢力的極大反對,他們手裡掌握著江淅一帶地區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出口暢銷貨的出產和貿易,一旦他們將力投入到反對改制貨幣,勢必會影響到這些貨品的出產和貿易量。

貨幣改制將會對這些錢莊、銀號產生衝擊,進而衝擊它們發行的銀票。現在江淅一帶的商人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這種銀票進行易,如此一衝擊,肯定會影響他們收購貨品進行出口,進而影響到對海外出口。萬一他們“一時動”採取什麼過對抗措施,對經濟將會帶來更大的危害。而且貨幣改制還需要一個過渡時期,在這段時間內各種易都有可能會受影響。

可是現在是什麼時候,是北伐剛剛勝利的時候,江南大批的錢糧積蓄全部投進了那個無底,而且未來幾年還需要源源不斷地往裡面投入,一旦佔江南稅收權重比極高的海外出口貿易受到影響,務必影響到大明官府的財政收入,也進而影響到北方邊地戰事的繼續和北方諸省的恢復發展。

不要說別的,經過一個多月的爭吵。而中樞對這一改制議而不決,使得很多海外出口商人都心存顧慮,不敢開具太大面額的銀票,幸好今年的茶葉、絲綢、瓷器收購已經完成,要不然真的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知道錯了就好,有才學是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審時度勢,在合適的時機採取合適的方法,才能取的正確的效果,念祖,你要好好向百室學習。”劉浩然進一步敲打著葉塗溫。

葉綜溫抬起頭,臉微變。在提出上折引起巨大的爭議後。他一直督促著李善長早做決定,在內閣會議中通過這一決議,早實行。在他想來,早一執行便可早一為國家“挽回損失”充盈國庫。但是李善長遲遲未決,態度模擬兩可,這使得葉綜溫對李善長頗有微詞,在不同的場合抱怨過這位首相大人,想來也已經傳到他的耳朵裡去了。

葉綜溫只是遲疑了一會,便起身向李善長拱手彎施禮道:“首相大人,是學生孟,還請你多多原諒。”李善長連忙站起來,微笑地虛扶道:“那裡,那裡!”

“好了,建議你已經提出了,如何實施我會和百室商議,對了,你是如何想出改制貨幣,發行紙幣的?”

“回稟陛下,臣先要向你推薦一人,李之明,松江府上海縣人,兩年前畢業於南京大學文學院算學系,現為杭州大學文學院講師。”

“臣見過陛下!”李道君起身施禮道。

“坐!”劉浩然在三人進門時就注意到此人,但是一直不動聲地暗暗觀察他。

他儒雅端正,衣衫整潔,眉眼間有一股“浩然正氣”不過在剛才他一直默不作聲,似乎房中沒有他這個人一般。葉塗溫點了他的名字。雖然施禮時有點動,但是很快就恢復鎮靜,斜坐在椅子上,身子傾向於劉浩然和葉淡溫,完全一副以葉漆溫為主導的樣子。

是個聰明人,知道進退,對自己的角心裡有數。

“陛下,再在工商部行走時,常常到江淅諸地調研,聽得商人對銀銅貨幣轉運麻煩的抱怨,也細細調查過錢莊銀號的票據往來,利潤真是驚人。但是臣愚鈍,還有很多東西沒有透徹。後來經友人介紹,與之明相識,便一見如故。”

“陛下,之明不但於算學。更對經濟之學頗有造詣。無論多複雜的商貿往來,錢財通兌,他都可以從算學理得一清二楚,正是在他的幫助下,臣算出了改制貨幣後發行紙幣的益處。陛下,這份上折,之明居功甚偉。”聽完葉綜溫的一席話,劉浩然只是微微點頭,他看了一眼李道君,發現他臉微紅,雙手緊握,心裡已經很動,但是表現得還算鎮靜,沒有過於出來。

劉浩然的右手兩個指頭在自己的大腿上細細地敲打著,在這個環境條件下,葉綜溫和李道君能夠從商貿往來和錢莊票據生意發現一些金融財政問題,的確不易,尤其是李道君。居然會將算學應用在其中,這已經有“經濟學家”的架勢,是個值的培養的好苗子。思你上折建議中有什麼不足,該如何彌補反思你上折的時機為什麼不對,如果一定要在這個時候提出這個建議,又該採取何種方式,進行什麼樣的修改。”

“是的陛下,臣記住了。”雖然劉浩然好好斥了葉綜溫一頓。但是李道君眼裡卻透出仰慕之。看著拱手施禮的葉綜溫一時愣住。連李善長看向葉綜溫的眼神裡都不閃過幾絲嫉妒。這簡直就是皇帝陛下在親手點撥,這樣的機會,就是斥得再難聽,天下人誰不願意,可是又有幾個人能獲得這樣的機會。

“好吧,你們倆退下!我與百室有事要談。”

“是的陛下!”在葉綜溫身後彎施禮的李道君臉上雖然閃過一絲失望,但是他還是恭恭敬敬地持禮。絲毫沒有什麼失態之儀,被劉浩然暗中看在眼裡。

“百室,朝中有什麼人支持這份上折,又有什麼人反對?”

“回稟陛下,朝中學士中支持得不多,反對得也不多。到是禮部侍郎王佑誠,營造部侍郎何良中、學部侍郎駭等人反對,工商部侍郎陳友。計部侍郎胡艾斯支持。”劉浩然點點頭,直學士、大學士等於是大明的國家領導層,他們在劉浩然沒有表態之前自然也不好輕舉妄動,這可是牽涉兩大政治集團的鬥爭。在川竹永明和“刺刀亞紅”前最好保持中殼,萬押錯寶了。泊直學士、大學士摺進去了可花不來。所以跳出來的都是沒有兼任直學士的各部侍郎。這個職位的人出來發表意見分量足夠,萬一失敗也不至於損失慘重。

“思頭是什麼態度?”劉浩然問的是計部尚書楊思義。

“楊尚書態度中立。”

“中立,以思義這個身份,中立其實就是反對。”改制貨幣有利於國家財政收入,這位大明“財政大臣”卻保持中立,其深意不言而語。

“潛溪先生和伯溫先生態度如何?”國史館一幫子院士以江淅名士為首,反對的最兇。在其保持的《國學報》大肆抨擊這一“禍國殃民”的亂政,所以劉浩然想知道國史館學院院士宋源和淅江名士翹首劉基的態度。

“潛溪先生和伯溫先生說他們不懂經濟之術,所以不發表言論。”李善長的回答有些出乎意料。

“這兩個老夫子。”劉浩然笑道,他知道宋源和劉基的為人,才學橫溢,但是的確對這種有關“國家金融”的新學術不是很懂,依照他們治學嚴謹的態度,不懂就是不懂,所以不會出來亂說。

“地方上呢?各省大員們是怎麼態度?”

“回稟陛下,汪睿、宋思顏、胡惟庸支持,詹同、王諜反對,範常、阮弘道、羅復仁中立。”這件事情牽涉到江南大事,而且北方几省布政使忙於民政,也不願涉及此事,所以發表意見的都是江南幾個省的布政使大員。他們的態度正如劉浩然所料想的,涇渭分明。他們在地方上,對這種關係國家財政的大事反而沒有那麼多顧慮了,正好可以代表各自派系與中樞呼應。

“陛下,貴州布政使胡惟庸還上了一份奏章,除了大力贊同此建議外,還列出如何執行的條款,願意自告奮勇。”

“胡惟庸,他倒是好眼力。”劉浩然笑了笑,李善長心裡不由微微一驚,不敢再多說了。

室內陷入一片沉寂,李善長低著頭默不作聲,靜靜等待劉浩然的文。

“承華在計部任侍郎有多久了?”劉浩然問得是他原來的國務秘書。現在的計部侍郎王侍堯。

“回稟陛下,承華任計部侍郎有一年七個月了。”

“你明叫他來,我與他商議,先對念祖的上折拿出個大致意見來。然後再到內閣商議,此事就叫承華去辦。”李善長終於聽清楚了劉浩然的意見。他支持葉淡溫的上折,只是要做些修改。想到這裡,李善長不由如釋重負地舒了一口氣。

“夜也深了,百室回去好生休息吧。”

“是的,陛下。”

“對了,你去年底過壽時,我派人送來的字幅和賀儀收到了嗎?”

“多謝陛下恩賜!”李善長不由站起身來長施一禮,去年過五十四歲大壽,他沒有大辦,但是沒有想到劉浩然還記得這事,派人從北京帶來了一幅手書一“國之柱石”還有從元廷國庫裡檢出的一些禮品,讓李善長著實動了一把。

“在國事百待之時,你能克已儉行,我很欣。”劉浩然的話讓李善長更加動,也慶幸自己押對寶了。

“百字,聽說你過壽收得禮金一千六百四十六圓,雖然不多,又是人情往來,但是你還要去廉政公署張明善那裡備個案,要不然這個黑臉會找茬的。”劉浩然笑著說道。

李善長心裡大驚,連忙彎道:“陛下,臣明就去登記備案”走出門口,李善長突然發現自己的衣衫後背因為利浩然碉才的那句話全部溼透了,這些禮金具體數目自己都不是很清楚,這位陛下怎麼知道了。唉,李善長心裡不由嘆了一口氣,第一次隱隱生出退意。

經過劉浩然與王侍堯、葉綜溫、李道君等人商議,列出了改制貨幣的大致方案。首先,確定在實行銀銅幣時發行紙幣。現在大明的印刷技術獨步天下,加上劉浩然想出的一些防偽措施,再配以嚴酷律法,倒不用擔心誰能偽造。

紙幣大小不一,對應相對的銅幣、銀幣,併成立大明皇家銀行,負責紙幣和鑄幣的發行事宜。大明皇家銀行將逐步在各省治和大城市開設分行,紙幣和鑄幣和在大明皇家銀行自由兌換。

為了減輕江淅地方勢力的反對和阻擾,各地錢莊和銀號不會被強制關閉。大明官府允許和鼓勵成立錢莊和銀號,不過為了避免小錢莊林立。規範市場,大明官府將做出規範。這些“金融機構”必須具備一定的實力,也就是必須在大明皇家銀行總行存入一定數量的鑄幣做擔保,並遵守官府制定的律法和規章,在引導下逐漸向正規的“商業銀行”發展。

錢莊的票據業務不會被止。但是將與貨幣戈小清界限。

票據可以發展成為表明存款的“存摺”和銀行內部和之間通的“商業票據”一如匯票之類,這些商業票據只能做為代表擁有一定貨幣的憑證,最後還是以紙幣和鑄幣支付和結算,劉浩然還提出了存款、貸款概念,提出了個人和機構信用制度。因此,大明皇家銀行除了發行貨幣、制定存貸款利率、總彙信用資料和監管金融機構,還負責各商業銀行之間的結算。

為了鼓勵使用紙幣,劉浩然要求利用經濟手段進行促進,如用紙幣支付賦稅,可在稅率上做出一定數量的“折扣”用紙幣進行易,可在易稅、出口稅的稅率上進行“優惠”但是對於海外商人,劉浩然提出還是以鑄幣和金銀為主。

這些修改後的條款對於那些錢莊和銀號來說衝擊不大,反而還有受益。於是江淅地方的反對聲開始消散。內閣召集各部門、地方人員和工商業等代表,經過多次討論,最後擬定了《大明貨幣法》和《大明銀行法》草案,公佈在《大明報》等報紙上,廣泛徵求意見,以做最後定律。

明歷三年三月底,這兩款律法終於通過。劉浩然任命王侍堯為大明皇家銀行首任總辦,葉綜溫為會辦,開始貨幣改制。而李道君則突然成了劉浩然的國務秘書之一。

受大明皇家銀行開設影響,南京大學文學院新設了金融系,而弘文院則新設了金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