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32人事調整前後,民間出現一個專門發佈小道消息的地下組織部,小道消息得以漫天飛。鄉鎮換屆前夕,人事安排方案的風已經吹了出來。關於南江書記和鎮長的人選安排有三個免費版本,一個是孫浩學習結束回南江,書記鎮長維持現狀,班子成員小調整,體現縣委確定的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這對韓江林來說,等於失掉了一次機會,在縣級換屆中將失去進入縣級班子的機會;二是書記孫浩調縣機關任職,韓江林出任書記。這一方案無疑是韓江林最期盼的結果,在接下來的縣級換屆中,他將處於最佳的出擊位置。這好比在大戰役開始前,幹練的將軍統率銳部隊處於最佳出擊位置,更容易殲敵立功;三是幹部打散
。孫浩調走,韓江林調到其他鄉鎮任書記。這樣的話,韓江林的未來充滿了變數。如果是出任文昌鎮黨委書記,用人們喜歡的比較話說,北京市委書記等於進了中央政治局,進常委是理所當然的了。韓江林
覺到這種可能
不大。其他鄉鎮與南江相比,無論從工作難易程度,還是從經濟實力的角度比較,在南江要有利得多。與其換新地方任職前途撲朔
離,不如爭取升任南江書記穩靠得多。
韓江林得到了潘建平的保證,對出任南江鎮書記充滿了信心。言愈演愈烈,韓江林的信心出現了動搖,擔心競爭者對屠書記採取強勁的攻心戰術,屠書記改變主意。在領導的盤子中,鄉鎮書記都是同一個級別,如果有人為了謀取某一位子動用所有的資源,強攻山頭,縣委書記的決心就會產生動搖。同一級別的鄉鎮書記中,細微的差別卻決定官員未來的政治命運。綜合實力強勁的鄉鎮,上級領導檢查得多,黨委書記出頭
面的機會也多,更容易獲得上級領導認可,進而獲得更多的晉職機會。進入縣級班子的科級幹部有限,一般鄉鎮的黨委書記進入班子的機會微乎其微。
一段時間以來,韓江林把主要的力都放在與村支書主任的接觸上。村支書一般被選舉為縣黨代表,村主任被選舉為縣人大代表,他要通過為村裡辦實事,加深相互之間的關係,通過他們各自的關係,進而在更大的層面發生影響,織成結實的網絡,不斷夯實政治基礎。
這天,韓江林和辦公室小周在盤江辦完事回到鎮裡,走得急,兩人渾身汗水涔涔。韓江林遙望一眼清碧的清水江,興奮地提議,小周,下河游泳?
周世忠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大學生,前年市裡提出一村一名大學生的方案時,通過試考到盤江村當了一名村官。由於受縣公務員編制限制,這群村官的公務員身份無法解決。通過向組織部施副部長諮詢,目前解決這群村官公務員身份的渠道有兩條,一條是通過參加公務員公開招考的途徑進入公務員系列,一條則是小道,通過提拔為副科級幹部進入公務員系列。
試考是進入公務員隊伍的主渠道,人滿為患,一個職位少則數百人,多則兩千多人競爭。面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宏大場面,上級領導看到的可能是政績,對每一個親自參加試考的考生來說,即使有一個公平的評價體系,但勝與敗在微粒之間,失去了真正意義上的公平。想到求職的競爭如此慘烈,韓江林慶幸自己畢業早參加工作幾年,沒有趕上這近似於機會主義的試考。
自從主持南江工作,人才短缺成為令韓江林頭疼的迫切問題,和岳父的一番談話後,他覺得有必要純潔和優化身邊的工作人員。調整的現實理由是,南江現有幹部老化,能寫又能跑的年輕人少之又少,各種彙報材料又多,鎮裡需要人才。出於政治上的考量,在現有幹部資源中調整,只會產生兩種結果,調整到如意崗位的幹部喜,調整到不如意崗位的幹部憂。心懷歡喜的幹部認為把該給予他們的,給予了他們而已,憂的幹部則認為領導無端地剝奪了他們的權和利。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矛盾,韓江林本著一個原則,把他們認為不可能得到的給予他們。韓江林利用縣機關開展教育活動,需要調人員的機會,把辦公室主任王昌能等幾個主任和股站長,推薦到縣教育辦公室,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縣裡的領導,增加獲得提拔和調動的機會。把身邊的人推薦到領導身邊,間接地替他作了政治上的宣傳。空缺的股站長職位由副職暫時代理。把幾個表現突出的村官
調到鎮裡出任副股站長,為他們將來在政治上的進步打下基礎。這一調整方案使南江的幹部形成皆大歡喜的局面。長期任副職的老同志終於主持了股站的工作,對韓江林予以很高的評價,私下裡說,韓鎮長年紀不大,善於平衡各種關係,協調複雜矛盾,政治上非常成
。
韓江林把一次小小的幹部調整提高到政治層面考慮,他利用了人們的心理預期,對於政治上不要求大的進步的老同志,把他們想要而長期得不到的給予他們;對於政治上要求進步的年輕同志,則把他們或許不曾想到的給予他們。人是現實主義者,他給他們提供一個臺階,他們躍上一個層面思考問題,看到跟隨韓江林會有發展前途,自然願意站到韓江林旗下,跟隨他一起打拼江山。再說人心都是長的,他投之以桃,他們會報之以李。
履新的老幹部熱情調動起來,年輕幹部給鎮裡輸送了新鮮血,展現了活力,南江的工作局面煥然一新。周世忠到辦公室一月表現不俗,裡裡外外拿得起放得下,韓江林破格提名他代理黨政辦負責人。
韓江林遊了一會,久不運動,身體有些支持不住了,從水裡爬起來,一身溼漉漉地坐在石頭上曬太陽。周世忠在嶙峋的石岸邊潛游,他冒出頭時,興奮地叫起來,抓到了,我抓到了一條角角魚。
韓江林看著小周微笑,心想,真是個孩子。養父用鮮活的事例警告他別在石縫裡摸角角魚,養父年輕時在清水江摸角角魚,銀手圈卡在石裡,手
不出來,一時心慌神亂,差點溺死水底,情急之下,把手從手圈中退出,才撿回了一條命。小周把魚拋上岸,韓江林撿起了魚,見小周往遠處游去,警告說,小心石
有蛇。小周頭也不回,這裡沒有水草,不會有蛇。
小周在水底折騰一個多小時,摸到六條角角魚。他提著用樹枝串好的角角魚,得意地說,在農村,煮一大缽鮮湯,老者可以喝一盅小酒了。
韓江林說,前幾年電打得厲害,潛水摸魚,角角魚的影子都沒見,說明這兩年的漁措施起了效果。
小周微笑聆聽,韓江林忽然覺得自己的話唐突,又太官腔。在官場中久了,凡是民生問題都歸結於政治的結果,從個人來說,是一種職業病。從官員集體無意識來說,是不是陷入了一種狹隘的思想泥坑?
小周說,捕魚是一種習慣,改變數千年以來沿襲的習慣是非常困難的,每到漁期,我在村裡組織年輕人在河邊巡查,仍有人偷偷下河電魚。
漁和其他許多規定一樣,要在
止和民生的願望之間,找到一個恰當的平衡點。
目前止
規定太多,有些是僵化、缺乏人
化的規定。小周望著碧綠的江水,目光深邃。
規定必然是原則的,甚至是合理化的,關鍵在於人,相同的原則規定,執行的人不同,會體現出不同的法理思想和人
光輝。韓江林說,似乎和小周找到了共同語言。在鎮裡的時候,小周對韓江林畢恭畢敬,充滿敬畏。此時此刻,他們以平等的心態傾心
。人們以社會地位和所擁有的物質條件來確定界定人的等級地位。心靈最需要的是不受物質羈絆的自由,只有自由的心靈方才快樂。
人畢竟生活在物質世界之中,在短暫的忘情的快樂之後,將面臨更艱難的人生考驗。小周說,韓鎮長,今年我們可以報考南江以外的公務員職位嗎?
韓江林快地回答,可以,上面沒有規定不可以啊。
小周說,去年報考時,孫書記只同意我報考南江職位,南江只有一個職位,駐村幹部就有二十多個,加上其他考生,一個職位兩百多人競爭,幾乎可用血戰沙場形容。
將心比心,這些年輕駐村大學生最需要一個爭取光明前途的機會,這比直接獎勵幾萬塊錢更重要,韓江林願意給他們提供這樣的機會。他說,試考錄取的比率達到百分之十就已經非常殘酷了,如果只有百分之一,這樣的試考不能用殘酷來衡量,而是沒有任何擇優意義了。
小周扼腕嘆息,不參加試考又有什麼辦法?就業形勢這麼緊張,這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韓江林看著小周稚氣而憂愁的臉,有些心痛,心想,為什麼要讓這些年輕人揹著如此沉重的心理負擔呢?暗暗發誓,將盡力給他們提供非試考而獲得的人生機會。
小周裝著隨意地說,聽人說,孫浩書記馬上要回南江,他和朋友一起喝酒的時候,說,一回來就要廢掉你所任命的人。
韓江林看出小周的擔心,不想讓兩人的紛爭影響其他人,淡淡地說,一朝君主一朝臣,他要換就換吧。
小周的臉上頓時出現一個大大的問號,隨聲而出,我們怎麼辦?突然覺得這話問得唐突,加了一個稱呼緩和語氣,韓鎮長。
孫浩居然在人前表現對他的憤怒,這自然不是一般的事情,通過一段時間的磨練,他的內心定力有一定火候了,氣定神閒地說,車到山前必有路,水到門前自開溝,金子總會發光,人才終究會有出頭之。
韓江林又說,孫書記目前仍是南江書記,外出學習提前回來,縣裡沒有通知他們上班而已。
小周畢竟年輕,情緒極易表現在臉上,得到領導勵,頓時有一種破釜沉舟的氣概,說,上面有兩種說法,孫書記向縣委要求回南江當書記,還有一種說法是,孫書記和龍林是鐵哥們,他不能來的話,爭取龍林出任南江書記,龍林就是他尋找的政治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