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年時光,說長當然不算長,說短也不短了,但在丁少秋來說,三年卻有如一。
那是因為枯瘦老道把他帶到這座石窟裡來之後,教他修習內功,規定子午卯酉四個時辰打坐練功之外,練功完畢,就得練習“武功劍法”和“白鶴劍、掌”另外只傳了他九式“避劍身法”這一來,除吃飯、拉屎,已經沒有多餘的時間。
天天都是如此,三年豈不就和一一樣?
這是三年後的四月中旬,午餐過後,(因為丁少秋要在午時運功,他們的午餐都是午前吃的)枯瘦老道忽然叫道:“少秋,你知道隨我到這裡來,已經有多少時間了?”丁少秋道:“弟子不知道。”(枯瘦老道沒讓他拜師,但丁少秋還是自稱弟子)枯瘦老道藹然一笑,說道:“到今天正好三年,三年前老道答應你師父,答應你爺爺,三年後就讓你回去的這三年來,你沒有辜負我的期望,總算練成了‘乾天真氣’,雖然還只有三成火候,但已經是十分難能可貴了,此後只要勤加練習,不難大成,下午你就可以回家去了。”丁少秋直到此時,才知道自己練的叫“乾天真氣”聽說自己可以回家去了,心頭自是十分高興。
但一想馬上就要和三年來晨夕相從的老道長分別,不覺也到依依不捨,雙膝一屈,撲的跪了下去,連連叩頭道:“老道長,三年來,弟子多蒙你老教誨,如今就要和你老拜別,弟子連你老的道號都不知道,你老總該告訴弟子了吧?”枯瘦老道呵呵一笑道:“孩子,起來。”丁少秋依言站起。
枯瘦老道續道:“老道道號乙清子,和你師祖、曾祖父、以及武功門上一代掌門人裴宗元,是方外至,號稱武功四友…”丁少秋喜道:“原來你老也是武功門的。”
“非也。”老道笑道:“武功山橫亙數百里,為大江西南三巨鎮(衡、廬、武功),武功門只是在武功山上而已,不能說整個武功山上的人,都是武功門的人。老道昔年雲遊至此,深愛此山奇石萬狀,窟幽靜,就住了下來。”丁少秋問道:“那麼你老是那一門派的呢?”乙清子笑了笑道:“除了當年三友之外,沒有第四個人知道老道來歷,但你學了‘乾天真氣’,總不能不讓你知道此種玄門真氣的來歷,老道應該算是崆峒派的人。這話你也許聽不懂,崆峒派的人,就是崆峒派的人,老道怎麼會說應該算是崆峒派的人呢?”丁少秋點著頭,他沒有問,但點頭就是要問的意思。
乙清子笑道:“因為崆峒派已有兩三百年沒有人在江湖上走動了,也許仍有傳人隱跡深山亦未可知,老道只是在崆峒一處巖中得到幾頁練氣行功的真訣,就是傳你的‘乾天真氣’,並沒拜師,但老道心中卻一直把自己看作崆峒派的傳人,如此而已!”丁少秋道:“那弟子也可以算是崆峒派的人了。”乙清子大笑道:“算是可以,但不能說是正式的。因為你爺爺是武功門的人,你也練了武功門的武學,可以說是武功門的人;但你是正式拜在白鶴觀松陽門下,照理說,你應該是白鶴門的門下弟子。”說到這裡,站起身道:“走,老道陪你出去,沒有老道指點,你只怕還找不到出路呢!”丁少秋隨手取起長劍,跟在老道長身後,走出石窟。
乙清子領著他走到一處較為平坦的石崖上,站停下來,伸手朝東北方指了指,說道:“翻過前面這座山嶺,可以看到一座高竣的山峰,那就是大行山了。”丁少秋突然跪了下去,含淚道:“弟子就在這裡和老道長叩別,弟子有空會再來看老道長的。”乙清子從大袖中取出一個藍布小包,遞到丁少秋的手中,說道:“孩子,快起來,這包東西,你好好收著,老道雲遊四海,你再來也未必會碰得上,有緣,自會有後會之期,現在已是午刻,你該下山去了。”丁少秋接過布包,站起身,含著淚水,點點頭,口中叫了聲:“老道長,弟子…”那知這一眨眼之間,明明站在自己面前的老道長,不知何時,竟然已經走得無影無蹤。
丁少秋不期一怔,擦乾淚水,心想:自己練了三年功,聽老道長說,還只有三成火候,不知要練到什麼時候,才能像老道長這樣飛行絕跡。
這就依照老道長指點的路徑,舉步朝山下走去,那知輕輕一縱,身子就像飛了起來,一下就掠出去三四丈遠!
心頭不由吃了一驚,急忙站住,這三年來,他從未出過窟一步,只知三年前自己在白鶴觀,經常在峰頂去練劍,那時自己用力一縱,才不過一丈來遠,可見這三年來自己勤練“乾天真氣”輕功居然進步得如此神速。
心中想著,又提氣輕輕一躍,果然毫不費力的躍出去四五丈光景,一時不大喜過望,一路奔掠,不過盞茶光景,就已翻越過一重山嶺,舉目望去,果然正東偏北,有一座峻拔高峰,可能就是大行山了。
他這一站停下來,才發現自己左手還拿著老道長送給自己的藍布小包,不知裡面是些什麼?
這就在大石上坐了下來,打開布包,裡面有兩個比雞蛋略小的青瓷葫蘆小瓶,瓶中間各系有黃絲繩,還可以掛在
帶之上。
瓶肚上貼有紅紙小籤,一個寫的是“百寶救傷丹”邊上還有一行細字:“輕症一丸,重症二丸”另一個則是“太乙解毒丹”也有一行小字:“預含一丸,可解諸毒,重症須服三丸”另外還有十幾綻碎銀子,和一柄八寸長的綠鱉皮匕首,形式甚古,外面包著一張白紙,還有幾行字跡,這自然是老道長寫的了:“救傷、解毒二丹,系一老友所贈,功效極著,汝行走江湖,可隨身攜帶,以作不時之需,此一匕首,乃寒鐵所鑄,極為鋒利,可作防身之用。”丁少秋看著老道長的字跡,心頭一陣動,仰首向天,低低的道:“老道長,你老對弟子太好了!”摺好字條,收起布包,就一手提劍,起身朝大行山方向奔去。
不到半個時辰,就已趕到大行山下。離開家已經六年了,丁少秋只在三年前的一個晚上,由老道長帶著他回來過一次,那天晚上,他只看到爺爺一個人,伯母、姐姐、福老爹都沒見到,自然不能算正式回家。
如今莊院已在眼前,他心頭不自覺的有著極大波動,不知是興奮,還是觸,反正他懷著一份積壓巳久的孺慕,最好一下撲入伯母的懷裡,讓她樓著自己叫“孩子”用手撫摸著自己的頭,含笑的說:“少秋,你終於長大了”這也是他小心靈最大的安
了。
這是自己從小走慣的石板路,連石板縫間生出來的青草,都有著親切之!莊院依然如故,只是油漆得煥然一新!
丁少秋越過一片廣場,迅速的跨上石階,匆匆往大門裡面走了進去。
大門裡首,左右兩邊各有一條板凳,板凳上一邊一個坐著兩個人,他們剛看到丁少秋走近,他已經跨進大門,往裡便走,兩人一下站了起來,左首一個急忙叫道:“喂,小哥你找誰?”丁少秋已經往裡走了七八步,聞言腳下一停,回過身去,說道:“我回家來了,不是找人的。”那兩個漢子這時才走到他身邊,左首一個打量了丁少秋一眼,問道:“你回家?你…
叫什麼名字?”丁少秋道:“你們不認識我,福老爹就認識我,我叫丁少秋。”右首一個道:“這裡沒有福老爹。”丁少秋訝異的道:“福老爹就是丁福,這裡怎麼會沒有呢?”右首漢子道:“咱們天南山莊沒有這個人,就是沒有這個人,誰還會騙你不成?”丁少秋又是一怔,問道:“你說什麼?這裡是天南山莊?”左首漢子道:“沒錯,難道還會是丁家莊?”丁少秋驚奇的道:“這裡不是丁家莊了?”右首漢子哼道:“三年前就不是了,小哥你找錯地方了吧?”丁少秋初次出門,就遇上自己家園變成了人家的宅第,一時心頭大進退失據,著急的道:“那麼爺爺他們會到那裡去了呢?”就在此時,只聽一陣輕快的腳步聲傳了出來,一個身穿青布長衫的中年人,已經從左首廊間走出,這人中等身材,略見瘦弱,臉
微見青黃,似是一個落第秀才。
左首漢子忙道:“好了,總管出來了!”青衫中年緩緩說道:“你們有什麼事?”說話之時,目光落到下少秋身上,問道:“這位是什麼人?”左首漢子搶著道:“他是找丁家莊來的,小的告訴他丁家莊早就改為天南山莊了…”青衫中年人抬了下手,示意他不用多說了,一面朝丁少秋拱拱手,含笑道:“不知這位少俠如何稱呼?找丁家莊有什麼事?哦,兄弟公孫軒,忝為天南山莊總管。”
“原來是公孫總管。”丁少秋抱抱拳道:“在下丁少秋,原是趕回家來的,沒想到爺爺他們已經搬走了,在下想請問公孫總管,是否知道我爺爺搬到那裡去了?”丁少秋雖然還不曾行走江湖,但“丁少秋”這三個字在江湖上已經極為響亮,那是三年前丁少秋以一個十五歲的童子,居然一掌擊敗花字門副總監逢天遊,一劍擊敗南天一雕盛世民,這一消息立即不徑而走,傳遍大江南北,也轟動了整個江湖武林。
公孫軒聽他說出”丁少秋”三字,不由目芒閃動,呵呵一笑,連連供手道:“原來是丁少俠,兄弟久仰得很,哦哦,丁少俠這時返來,大概還沒有用飯吧?這樣吧,丁少俠先請裡面奉茶,請,請!”說著連連抬手。
丁少秋初入江湖,缺乏和人應付的經驗,眼看公孫軒抬手肅客,覺得盛情難卻,不好推辭,只好說了句:“怎好打擾?”就跟著他往裡走去。
這裡原是丁家莊院,丁少秋從小在這裡長大,一草一木,自然十分悉不過。
公孫軒領著他走到左首一處院落,那是一排三間的小客廳,平爺爺就在這裡接待一些普通親友之用。
丁少秋跨進中間小客廳,眼看壁上字畫,以及廳中傢俱和一切擺設,依然完全如舊,一點也沒有更動。
公孫軒陪笑道:“丁少俠請坐,兄弟這就去吩附他們,給你準備午餐。”丁少秋忙道:“公孫總管,不用客氣。”公孫軒已經轉身走出,一邊說道:“現成的,丁少俠到了這裡,和家裡一樣。”人已匆匆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