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改天換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東京皇宮裡,也不知舉行過多少次宴會了。但是今這一次,意義卻是非凡。有幾個略知內情的人心裡就在猜測,洛陽王楚天涯既然已經入主朝廷拜為太師,那麼,朝堂之上肯定會重組一套文武班底,大部分的重要機構,都將換作是他的屬下或是心腹。
太上皇趙佶南渡之時,跟著一起逃走的還有許多的文武大臣。他們顯然是料想到了這一層,不想等楚天涯入主朝堂之後被清洗淘汰。於是抱著一絲僥倖追隨舊主趙佶而去,幻想在杭州還能繼續得到重用,享受他們原有的榮華富貴。
大宋的吏治相當之複雜,官僚系統極其完善,比之現代的官場過猶不及。一朝天子一朝臣,雖說官家趙桓仍舊坐在那張龍椅上,可是所有人都知道,大宋的朝廷是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執掌最高文武大權的中書門下與樞密院(合稱二府),這等地方楚天涯是肯定不會讓“外人”染指的。洛陽王楚天涯被拜為太師,就是理所當然的中書門下最高長官,也就是“宰相”在楚天涯進京以前,他一心扶植的心腹許翰,就已經入主中書門下省,而且在那裡進行了一番清洗。許多頑固的主和派家破人亡或貶廢他處,剩下的一些小角又大部分跟著太上皇趙佶逃到了杭州。
楚天涯這個太師一腳踏進中書門下省,就呈眾星拱月之態——身邊全是死忠與政見相合之人。這個功勞,多半要歸於許翰。
當時的一場政變不僅是成就了許翰,也成就了宗澤。這位老驥伏勵的儒將已經執掌樞密院,拜為樞密使。
楚天涯神龍見首不見尾,還沒正式處理過一件大宋國務,已經牢牢掌控了大宋的文武最高機構。有了“二府”這個堅實的基礎,再要向外發展擴大實力與權柄,也就不難了。
宴會開始之前,官家趙桓就親自捧出了一卷厚厚的聖旨。聖旨的內容,是對此次東京之戰的有功之臣,進行擢賞。
說白了,也就是正式先天下宣告,大宋的朝堂就在這一刻改天換了。
在朝堂中樞除了二府,再就是三衙與三司最為重要。
三衙即指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和侍衛親軍步兵司,就是實際統領兵馬的三大機構,大宋天下的所有兵馬,都歸屬於三衙統領。樞密院只有發兵之權,而三衙只有統兵之權。二者相互制約,權權分立。一直以來,大宋的官家就牢牢握住樞密院,然後樞密院指揮著三衙,三衙再掌控天下兵馬。
這很有利於皇權兵權的集中,對官家來說是上好的事情。可是真到了實戰之中,卻弊端甚多,經常出現“外行指揮內行”戰爭還沒有開始,大宋就敗在了朝堂之上、敗在了樞密院中。
楚天涯剛剛踏入東京城還沒有進入自己的太師府,就先問了宗澤“樞密院人事”的問題,可不是隨便說說就可以——他的態度很鮮明,他可不想重蹈大宋以往兵敗的覆輒,必須要從朝堂到樞密院、再到三衙到到軍隊中的每一個角落,落實自己的權力!
宗澤是樞密使,他的位置自然十分的關鍵。所以楚天涯剛一開場就在宗澤面前表明了態度。
宗澤心裡,早就十分有數。官家今要宣讀的“擢賞名單”之中,關於樞密院與三衙的人選,一多半都是出自於宗澤的主意。所以當時他對楚天涯說,讓他放心。
名單宣讀出來,楚天涯果然很舒坦。
統兵的三衙,重要的崗位上的幾個都指揮使,全都換作了楚天涯的人,如焦文通和薛玉等人,領袖三衙;樞密院裡也加入了年輕新鮮的血,白詡這個書生軍師成了樞密副使,僅次於宗澤;劉子羽與岳飛也進了樞密院,還都委派了實職成為統兵元帥。
曹成的那批投效的義軍首領,則大部分被安排到了外州擔任團練使和兵馬使這樣的官職。這一做法,很是讓楚天涯稱心如意:一來,曹成等人的願望就是要謀得一官半職光宗耀祖,他們的願望實現了,楚天涯的承諾也兌現了;二來,他們都曾有心腹和兵馬,雖然暫時給了楚天涯,但影響力仍在。
原本曹成心裡還在琢磨,想要謀個“京官”來做的,他甚至和楚天涯提過這一層意思。但楚天涯沒直接答應,只是推說“這等事情終歸是要朝延定奪”——楚天涯可不傻,他難道會願意把曹成留在東京,給自己埋一顆不穩定的定時炸彈麼?萬一哪天他心裡不,召集舊部來個窩裡反,也不是沒有可能。
現在好了,曹成他們全都出任了外官,兵馬卻留在了楚天涯的手心裡,從此再無接觸機會。楚天涯可不會天真的認為,曹成等輩——這群殺人越貨的傢伙會真的對他忠心耿耿。
三司,則是總管大宋財政鹽鐵、農田水利等經濟命脈的核心部門,非比尋常,它甚至比二府和三衙還要更加重要。在“三司使”的人員任命上,楚天涯和許翰、宗澤都頗費了一番腦筋。首先,這個人肯定要能力上能夠勝任;其次,必須要是自己的人。遍觀上下,楚天涯的陣營裡還真是一時很難挑出這樣的一個人來。最終三人不得不做出了一個權宜之計——既然楚天涯擔任了太師能夠親理中書門下,那麼許翰就可以騰出手來,掌管三司了。
於是,許翰被拔擢為三司使,成了大宋的“總管家”洛陽那邊做為楚天涯的“老巢”基也是打得相當牢靠。楚天涯這個太師本就兼任了河南宣撫司的宣撫使,然後白詡、焦文通和張孝純等人全在宣撫司擔任要職,外人是針
不進水潑不入,唯一一個“外人”就是皇子趙偕擔任了洛州通判,純粹就是個傀儡。
洛陽,儼然早已自成一國,唯楚天涯號令是從。
官家准許楚天涯在東京開府治署,專設“太師府”另有屬官與親兵近衛;另在洛陽,准許郡王楚天涯設“洛陽王府”一樣開府治署,有官有兵。
大宋開國百年來,僅此一例。…聖旨的宣讀,不過短短一炷香的時間;但這一刻,註定會改變整個大宋的天下,改變整個歷史,會被載入史冊。
相信用不了多久,就算是最不關心時事的街頭乞丐也會知道,眼下這大宋朝廷,已有一人隻手遮天權傾天下;以前的太師蔡京與太尉童貫等輩,合起來也比不上他的權勢之巨。因為他不僅完全控制了朝堂的話語權與決斷權,還直接手握天下兵馬。
至於官家…他要做的事情,估計就能是在後宮享受一下聲犬馬了。
皇宴罷後,楚天涯拜辭了官家,在朱雀等人的貼身護衛之下,回到了太師府。與之同來的,還有新任的三司使許翰和焦文通、岳飛等這些梧桐原舊部。
剛入東京焦文通等人還沒有安頓好,暫時也只好住在楚天涯家裡。好在大jiān臣蔡京留下的太師府足夠寬敞,楚天涯是就是用它來“養客三千”都沒問題。但是這樣一來,戒備與防務就顯得有些廢力了。
“主公,近要多加小心。從主公踏入東京的第一刻開始,一路行來屬下都發現有刺客隱伏。”朱雀在楚天涯耳邊低語道“屬下建議,請湯盎與阿奴率虎賁加強太師府宿衛,凡主公出行,前後不可少於三百鐵甲護衛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