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43章小無相菩提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眾生?”葉鷹瞪大眼睛,重複了一遍,若有所思。

不錯,眾生,芸芸眾生,的確微縮在這區區一之內。

中所刻萬物萬類的形相,多至不可勝計,全部神采飛揚,栩栩如生,意態飛舞。

最神奇的是,那麼多的雕刻,如恆河之沙,包羅萬有,無量多數,卻不論大小高低,看上去一個個都是空靈獨立,各具其位,毫不顯出混雜擁之象。

忽見下方有一段經文,字跡不大,也不是十分清晰,忙走近壁,舉目仔細觀看。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若無。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什麼亂七八糟,翻來覆去的,到底是,還是不是眾生啊?不知所云,不知所云。”葉鷹如墜雲裡霧裡,看了半晌,悻悻地說道。

石壁很光滑,左邊有一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右邊有一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嘿嘿!”葉鷹笑逐顏開,這兩個偈傳很廣,分別由神秀和慧能所做,他自然聽過,雖都只是花邊小語,均沒有見,卻也從某一方面道出了修煉的方法。

神秀偈修行是以“漸悟”之法,即循序漸進之法修行,時時拂拭。

慧能偈修行是以“頓悟”之法,即不分階段,頓速覺悟,進而得道。

萬事萬物,生長收藏,也有頓漸之別,譬如花草果木,是漸而成,並非頓然而長的。

譬如製造兵刃衣服,煉丹,是漸漸製成,並非頓然而成的。

又譬如修士修習玄功劍法,也是慚慚學成,並非頓然而得。

可是又不盡然如此,譬如明鏡,頓時顯現一切有無的像;又譬如月,頓時照見一切像。

又譬如識海中的妄想念頭,上天入地,往來古今,一切法相,頓時顯現。…這兩偈子大多數修士都知曉,尤其是慧能偈子,幾乎無人不知,可知道其內涵者,屈指可數。

許多修士喜歡說大話,一講到修行,悟道時,就提六祖慧能的這首偈子,搖頭晃腦的,好像自己就是六祖似的。

其實,一定不要忽視六祖的師兄神秀那首偈子,那首偈子才是真講實際修行的功夫。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正是修行的境界,平實用功,隨時拿把掃把,把自己的內心掃乾淨,纖塵不染,這是真修行。

做到這步功夫以後,再進一步,可以談到六祖的那首偈子,把心如明鏡的境界還要打破,就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更深的境界,這是智慧成就的境界。

六祖慧能目不識丁而著《壇經》,成禪宗祖師,器之利,萬年罕見。

可尋常億萬修士,有幾人能有此器?能夠直指人心,見而成佛悟道?

尋常修士人沒有此大器,大福緣,修行遠遠未達到此境界,就直接講出什麼“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撒謊,這是害人,犯大妄語戒,罪過非常大,萬萬不可。…這兩偈語雖未見,卻都有大智慧,對於尋常修士而言,領悟不到,只做修行法門的參考。

修士修煉,無論功還是命功,也沒有超脫此兩種修行法門。

而頓漸其實並不可分,頓中有漸,漸中有頓,兩者須結合,方能成就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