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歐洲開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864年新年元旦俾斯麥在柏林議會大廈對議會表演說。他分析了美洲和亞洲的形勢對歐洲的影響。然後他用他一貫的伎倆對議會進行恐嚇和要挾。他讓議會必須做出選擇要麼支持中國據中普建
條約對英法宣戰;要麼保持中立討好英法但是要對奧地利宣戰以此來完成德意志最後的統一將奧地利排除出德意志聯邦。他向議員們保證一旦對奧地利宣戰意大利會站在普魯士一邊共同戰鬥因為他們也想利用這個機會收回威尼斯。他想以此來誘惑議會但是議會一旦意識到戰爭的來臨就
到恐慌和不安。無論他們如何選擇都是戰爭。所以俾斯麥的提議遭到議會的
烈反對。
但是軍隊支持俾斯麥的提議普魯士6軍部長羅恩將軍和總參謀部參謀總長奇將軍都是俾斯麥親密戰友那些將軍們正揮舞著軍刀準備戰鬥。議會對此不是沒有察覺的有俾斯麥的挑撥無論議會怎樣反對戰爭一樣有可能爆。所以他們將希望寄託在正在巴登休假的國王威廉一世和奧古斯塔王后身上。事後許多人給王后寫信甚至直接去巴登晉見她希望她能改變君主的立場來反對俾斯麥。這樣做其實並不光彩但是他們不得不這樣。
對議會來說事情真的到了這樣的地步這不是危言聳聽當議會最後反對俾斯麥宣戰提議的時候。站在閣臣桌子旁邊的俾斯麥他的大鬍子還是褐的與他頭上的幾縷短一樣他的身材魁梧顯得
力充沛樣子很威嚴。帶著他一貫的挑戰的樣子趾高氣揚的說:“政府認為需要宣戰時就宣戰議院無權做出決定。”當俾斯麥走出議院大廈的時候薛福成從波茲坦趕來柏林在外面等候多時了。立在大雪中的薛福成猶如一尊雕塑一動不動。因為他知道普魯士不會在歐洲支持中國了意大利也是一樣。
俾斯麥看著薛福成失望和憤怒的眼神他堅定的說:“請相信我我們依然是朋友可惜我們的力量太小了即使不幫助你們我們依然可能會失敗。這已經是我最大的努力了。普魯士不會對中國宣戰。就我個人而言我情願與英國人法國人決鬥來保存自己的尊嚴。”薛福成冷冷的說:“希望您能保證您今天所說的每一句話。也希望您能夠記住中國為了一個新的德意志所承受的壓力。”作為一名外官薛福成其實一點也不反
俾斯麥的市儈。為了完成德意志的統一普魯士遲早會和奧地利開戰。但是法國不會願意看見一個統一的德意志所以他必然會反對。法國人早就暗示如果要得到法國的支持普魯士必須割讓摩薩爾河口南邊萊茵河的土地給法國。俾斯麥不願意這樣做議會和國王還有人民也不會答應。還有俄國波蘭的事情讓普魯士和俄國更加親近俾斯麥不願因為中國得罪俄國破壞來之不易的同盟。對俾斯麥來說對普魯士來說德意志統一高於一切。他不願意等待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只要他站在英法一邊英法便不會站在奧地利一邊俄國也會無條件的支持普魯士。
薛福成甚至很佩服俾斯麥的勇氣對奧地利開戰他不但要面對很多困難還要冒著失敗的危險。他心裡欽佩俾斯麥的勇敢起碼他並沒有站到中國的對立面如果他那麼做的話形勢對他會更有利。這樣說來他已經承擔了他可能承擔的責任。
1864年1月1南京街頭萬人空巷人們都早早出門前往紫金山下的審判大會。
雖然連續傳來紅軍戰爭失利的消息雖然歐洲和美洲各國連續對中國宣戰但是今天仍然讓所有人沮喪的心情為之一振。
同治皇帝和慈禧慈安太后乘坐丁汝昌指揮的天龍號被押解到了南京。政府在紫金山下召開審判大會公開審判同治皇帝和慈禧慈安太后。
審判大會進行的很簡捷先公開宣讀同治皇帝、慈禧慈安太后的賣國行徑公佈他們霍亂國家壓迫殘害百姓的證據。然後將他們繞場一週遊街最後依次被押上斷頭臺由劊子手公開行刑。
遊街的時候圍觀的人群有的哭、有的笑、有的咒罵、有的喝彩。真是一幅眾生圖人間百態盡在其中。
臨近行刑的時候慈禧俯下身替同治整理衣裳同治明白即將會生什麼哭鬧不止。慈禧對他說:“孩子你是大清皇帝愛新覺羅的子孫既使死也不能丟列祖列宗的臉面。”同治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停止了苦鬧。但是當劊子手將他拖上斷頭臺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的淚滿面但是倔強的小孩強忍住不讓自己哭出聲來。
在臺下眾人一片驚叫聲中同治皇帝人頭落地。許多人當場暈厥過去。臺下那些遺老遺少們哭聲一片伏地一片。
慈安第二個被拖上斷頭臺剛才見同治被處決她萬箭穿心渾身癱軟。兩個劊子手把她架上斷頭臺。手起刀落慈安也身異處。臺下哭聲震天。
慈禧最後走上斷頭臺她努力的起
膛抬著頭注視著臺下的一切。有人將雞蛋和石塊遠遠的向她投擲有人對她遙遙伏拜有人指著她罵她禍國殃民死有餘辜有人哭喊著搶天呼地。當劊子手中的刀落下的時候她閉上了自己的雙眼。一腔鮮血噴灑大地幾縷青絲隨風飄逝。
新年伊始紅軍長江沿線部隊馬不停蹄繼續向北推進。徐文淵、姜紹祖、吳凌雲、吳亞終、杜文秀出四川分路進入青海和寧夏。黃崇英進入甘肅。劉永福進入河南。清朝最後的幾個省紛紛投降。在北京李福明率領天津新軍加上紅軍北伐的騎兵部隊出山海關向滿洲進去給清王朝最後的一擊。
不管有多少人歡呼鼓舞不管有多少人傷心不忍一個王朝結束了一個時代結束了。
1月2中國廣東海軍驅逐了香港附近的英國軍艦。張之
率紅軍渡海登上香港島香港總督宣佈香港為不設防城市。香港市民全城出動夾道歡
紅軍的到來。同
紅軍也收復了澳門。葡萄牙總督被驅逐出境。
除了在亞洲便再沒有好消息。北美紅軍依然一路敗退軍隊的士氣一蹶不振本沒有希望再組織起有效的進攻和防禦。湯姆率南征兵團放棄了舊金山在薩克拉門託他們會和了舊金山的2萬紅軍作了短暫休整。很快傳來消息美國北方部隊已經乘火車進入了內華達州。戈蘭特也緊隨而至。湯姆不得不繼續向北撤退。黃亮指揮的太平洋唐城分艦隊受到重創後也一路向北撤退。
紅軍在北美連續的失敗使得在歐洲的俾斯麥更加被動。連6軍部長羅恩將軍都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不對中國宣戰?”整個普魯士瀰漫著怪異的緊張氣氛。英國、法國、俄國、奧地利都在緊張的進行外斡旋薛福成也不列外他將瑪麗安妮派往意大利自己留在柏林密切注意時局的改變。
俾斯麥預料到他的演說會在巴登帶來什麼效果。君王收到議院給他的信件讀到鐵血這兩個字眼會覺得恐慌讀到戰爭這兩個字眼會到擔憂。幾天過去了威廉沒有寫信也沒有電報給他但他仍能猜到君主心裡是怎麼想的。他想像過幾天威廉從巴登回來耳朵裡裝滿了怎樣的一些警告與責備。沒有君主的同意是不可能達到他的目的的。雖然6軍參謀部已經以換防為名開始調動部隊。所以當薛福成再次去找他的時候他告訴薛福成他準備秘密出行準備用手段來對付君主。薛福成知道此時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攔他除非把他幹掉。
俾斯麥出行事前既沒有告訴君主也沒有告訴內閣他打算趕在威廉一世回來之前到半路上去見他。
在去的路上他意外的遇見一個自由黨議員溫魯(反對派議員)他們坐在一節車廂裡二人謹慎的談了些關於時局的話題。等車一到朱特博俾斯麥馬上下車說是要去探望一個親戚。
下車以後他坐在一所未蓋好的車站裡凍得抖。四周有許多工人和不相干的人。當他向一位列車員詢問君主坐哪一趟車的時候那位列車員很暴的回答了他的話。
當別人不知道他的身份時他就與凡夫俗子並沒有什麼不同。此時此刻那個人人都知道的主張鐵血政策的人那個全世界都在談論的人也是全世界都在指責的人正坐在殘破的火車站裡等候著君主的到來。
普魯士君主乘坐一輛很普通的列車來了。俾斯麥找到他的時候他正一個人坐在一間燈光很暗的單間裡看起來很沉悶的樣子。當俾斯麥請君主允許他解說政局的時候君主攔住他說道:“我很清楚這件事情的最終結局是什麼樣。在奧本巴拉茲就在我的窗子底下他們會來殺你的頭再過一段時間他們就會來殺我的頭。”俾斯麥似乎看到君主的背後有王后奧古斯塔的影子在閃爍。他回答說:“陛下那麼再後來呢?”
“再後來嗎我們都死了!”
“是呀到了那個時候我們都會死了!我們遲早是要死的還有比這樣死更體面的嗎?我應該為我的君主我的領袖奮戰而死。君主願意以您的血來祭奠上帝所賜給您的權利嗎?為了上帝的恩澤拿自己的身體與犧牲生命作賭注無論是死在絞架上或死在戰場上這之間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君主切勿想到路易十六他在活的時候和死的時候都是一個懦夫在歷史上也並非是一個出的人物。陛下還不如想想查理一世他為自己的權利而戰戰敗後不動聲
的走向絞架帶著一種王者之氣從容就死他在歷史上永遠不失為一個高貴的人物。陛下已沒有別的路可走只有奮鬥。您是不能投降的哪怕是拿自己的生命冒險您都必須抗爭到底。”
…
雖然威廉一世已經66歲了但他繼位還不到4年而且他原是一個軍人渾身是膽他最能真實的領略俾斯麥的膽識。所以俾斯麥越是這樣說君主的神就越振作也越覺得自己是一個軍人決心要為自己的王位和國家而奮鬥。威廉是一個普魯士軍官的模範軍人的榮譽
使他不會畏懼死亡會去拼命打仗會聽從一切命令。但是當他認為這是為自己的虛榮而鬥爭時他便會害怕接受德意志領導者的榮譽。更準確地說他畏懼那些在他之上的人們或是害怕世界對他的指責對戰敗的結果無法承受。這時他就會變得很懦弱。當他還在巴登的時候接受王后的勸告時候他已失去自信現在在俾斯麥的鼓動下不過幾分鐘之內他的自信又恢復了。事情的前後變化猶如一齣戲劇那樣令人驚異。俾斯麥坐在威廉對面覺得良心上有點過意不去。坐在他對面的人是他誓效忠的君主可是剛才自己卻在
縱他的
情。
車到柏林前來接威廉的大臣驚詫的覺俾斯麥與君主同行再看君主的興致極高渾身充滿了勁。瞭解君主的大臣心裡明白事情已經無可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