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44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接下來,他還要按照實驗報告上的方法,通過N型摻雜等方式,對氧化石墨烯進行修飾。

可以說,接下來的這些步驟,才是決定成功的關鍵。

然而不幸的是,雖然實驗報告已經寫得很清楚了,他也很認真地在還原著實驗報告上的作,但事情的發展卻並不如他想象中的那樣順利。

最終出現在兩人面前的,是一團黑的粉末。

意識到實驗失敗,於俊達的表情有些尷尬。

“……這玩意兒還能搶救下嗎?”侯進力也是一臉的尷尬:“大概不行吧。”實驗本身就有成功率這種說法,一次錯誤其實也不算什麼。

只不過,這一上午的努力,就完全泡湯了……

嘆了口氣,侯進力將樣品裝進了小塑料袋。

在走向廢料桶的路上,他隨手捏了捏那黑不溜秋的樣品。

原本他以為這玩意兒一就成灰了,結果那些形狀不規則的顆粒卻並沒有碎掉。

發現了這不尋常的地方,侯進力停住腳步,端詳著手中的小塑料袋,微微皺了皺眉頭。

這玩意兒好像……

結實的?

第481章“有趣”的課題單用手邊的這些儀器,侯進力就是把頭皮給摳下來,也分析不出來個所以然來。

至少,他得先給這玩意兒做個XRD檢測。

當然了,最好還是拿SEM電鏡掃一下,情況就更加的一目瞭然了。

如果拍到的東西足夠“有趣”,說不準就是一篇一區SCI。

哎,好想有自己的實驗室啊……

在心中默默的嘆了口氣,看著手中的那袋黑廢料,侯進力猶豫了一下。

最終,他沒有把它扔進廢料桶,而是扔在了旁邊的實驗桌上。

注意到了同事的動作,於俊達瞅了他一眼,好奇問道。

“那玩意兒留著幹啥?”

“我打算寫個開題申請,看看能不能申請到SEM電鏡的機時,分析一下這些東西的成分,”頓了頓,侯進力繼續說道,“我覺這玩意兒有意思的。”於俊達忍不住吐槽道:“這玩意兒不就是碳渣嗎?有什麼好研究的?”當然,也有可能是高錳酸鉀殘留,或者是兩者的混合物,亦或者是別的什麼玩意兒。

做材料這行,總是能得到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至少他是見怪不怪了。

侯進力重新拿起了那袋廢料,扔到了他的手上:“和炭渣摸起來還是有點區別的,不信你自己摸摸。”捏在手裡了半天,於俊達皺著眉頭說:“我咋沒覺?”確信自己的覺不是錯覺,侯進力用肯定的語氣說道:“摸得多了,就有覺了。”於俊達:“……”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他總覺這對話莫名其妙的有點汙。……其實,無論是超導石墨烯還是SG—1材料本身,都是全新的方向。

不少做碳納米方向或者超導方向的材料研究所,雖然可能已經從MRS秋會上聽說過它的名字,但對於更詳細的東西卻依然所知甚少。

也正是因此,在這其中還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

侯進力不是唯一一個對SG—1材料相關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產生興趣的人,也不是唯一一個動了深入研究想法的人,不過卻大概是唯一一個,對實驗中的廢料產生興趣的人了。

總之,經過了一番周折,他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將開題報告寫了出來。

而最終,這份報告和其它開題報告一起,被送到了陸舟的辦公桌上……

“在製備SG—1材料過程中誕生的不明黑物質?”看著手中的開題報告,陸舟的表情有些古怪。

不會是碳渣吧?

話說這開題報告的標題寫的可有夠簡單的……

越過了標題部分,陸舟直接看向了正文部分,一行一行讀了起來。

在金陵高等研究院,研究員除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市立科研基金可以選擇之外,另一條申請經費和設備途徑便是選擇研究所的專有基金。

只要選擇的研究方向與研究院的重點研究方向一致或者是相關,只要能夠在開題報告中講清楚該課題的研究價值,通過率還是比較高的。

在經費上陸舟一直相當大方,他鼓勵研究員去鑽研在實驗中發現的問題,哪怕這些發現不一定具備經濟效益,只要這些發現足夠有意義。

畢竟科學史上不少優秀的研究成果,正是在這樣那樣的意外中被發現的。

坐在辦公椅上的陸舟思索了片刻,最終還是在上面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總的來說,開題報告寫的還算不錯,至少讓他產生了值得一試的想法。

十份開題報告批了六份,其餘四份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不符合規範,被他打了回去。

終於搞定這些工作的陸舟伸了個懶,從辦公椅上站了起來,走去咖啡機的旁邊給自己泡了杯咖啡。

這時候,敲門聲從門口傳來。

“門沒鎖,直接進來吧。”門打開,出現再門口的是楊旭。

這幾天前他代表計算材料研究所去了一趟折大那邊訪問,今天才從那邊趕了回來。

看著陸舟站在咖啡機旁邊,楊旭笑了笑說:“不考慮招個秘書嗎?”

“暫時不用,”陸舟笑了笑,抬起了剛泡好的咖啡,“我泡咖啡的手藝還好的,要嚐嚐嗎?”楊旭笑著打趣了一句:“諾獎大佬請我喝咖啡,這我可不能錯過。”從陸舟的手中接過了咖啡杯,楊旭喝了一口,略微遲疑了下。

“這不就是速溶的嗎?”

“就算是速溶,也得把握水溫和加水的時機……”輕咳了一聲,陸舟岔開了話題,“不閒扯了,折大那邊的情況怎麼樣?”楊旭語氣輕鬆道:“情況相當樂觀,對咱們提出的合作研究計劃興趣的教授不少,他們那邊至少能幫我們消化二十多個課題。”聽到這句話,陸舟滿意地點了點頭。

“幹得不錯,辛苦你了。”

“沒事,”楊旭擺了擺手,笑著說道,“這算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可控核聚變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單是材料這一塊便足以拆出來上百多個課題,這還只是預期之中的,沒有計算預期之外。

這些研究課題光靠金陵幾所高校和剛剛起步的高等研究院,顯然是很難全部吃下的,與其它高校、研究機構展開合作也是勢在必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