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而在ITER這種國際公共項目上,各國互相推諉的態度,也就不難預料了。
這一點,從ITER項目年年經費不足就可以看出來了。
顯而易見,誰都不認為這臺體積臃腫、勉強拼湊起來的巨輪能開多遠。
更何況,掌舵的船長還是歐洲人。
美方在知識產權上突然發難,可以說是將矛盾擺到了檯面上。
好不容易燃起的聚變之光,就如變成了風中殘燭一般,在寒夜中搖搖墜。
然而無論國際形式如何變化,對於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學者而言,該做的實驗還是得做的。
就在陸舟收到了從大亞灣發來的捷報的同時,遠在德國的螺旋石7—X實驗室,一場關於磁約束時間的實驗同樣在進行著。
“37分6秒,”看著電腦屏幕中的計時,克爾溫繼續說道,“這大概是這個月來的最好成績了。”雖然距離STAR裝置的1小時還有著恐怖的差距,但至少他們現在已經能夠穩定將磁約束時間做到半小時以上了。
米勒克教授問道:“可以進行點火實驗了嗎?”克雷伯教授搖了搖頭:“輻照問題還是沒法解決。”米勒克教授:“有進展了嗎?”
“進展?”克雷伯教授臉上的表情更加的苦澀了,“唯一的進展大概就是,我們隱約覺合金這條路線可能走不通。金屬材料在中子輻照環境下的腫脹效應是在是太明顯了,無論我們怎麼嘗試都很難改變這種現狀……除非我們能約束中子?但這聽起來太魔幻了。”現在最新的技術是使用一種鉬、鋯合金,這種合金在對抗中子輻照的腫脹效應時相當有效,但摻雜了鉬元素的合金在焊接上的難度遠高於奧氏體鋼。
並且不只是如此,無論摻雜的鉬元素多微量,其嬗變產物的放,永遠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
米勒克思索了片刻,突發奇想道:“合金不行的話,非金屬材料呢?”克爾溫無奈地聳了聳肩:“非金屬材料有很多,但問題是你有一個好的建議嗎?”這個觀點在可控聚變研究領域也不是第一次被提出了,甚至是上個世紀就有人這麼提過。但問題是,這一領域的研究一直都沒有很大的進展。
想到這裡,克爾溫不陷入了沉思。
如果是陸舟的話,他會做何種選擇?
然而,思考著這個問題的克爾溫,卻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想到這裡,他嘆了口氣。
如果能和STAR研究所在仿星器研究上展開合作就好了……
如果隊友是陸教授的話,他有信心將可控聚變商業化的時間至少縮短二十年以上。
而這項技術一旦完成,整個人類文明都將從中受益。
但以現在的情況來看……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了。……實驗室外,坐在休息室裡的赫爾姆斯悠閒地喝著咖啡,視線時不時地飄向手錶。
幾個月前,他只是中情局一名普通的中層官員,然而因為一篇關於可控聚變研究的評估報告讓他得到了高層的賞識。
現在他的身份是中情局委任的可控聚變問題情報專員,全權負責相關領域重要情報的收集,並且在部分事務上享有一定的決斷權。
這次他來德國,一是為了瞭解馬普學會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這邊關於仿星器研究的最新進展,二是為了與德國經濟與能源部的高官展開會面。
在華國問題上的對策很奏效,至少表面上來看華國國內可控聚變的研究已經陷入了停止。
STAR—1裝置和HL—2A連續罷工,EAST裝置與通用原子能公司的合作中斷,讓人不懷疑他們離開了國際社會的“幫助”,究竟還能在這個課題上走多遠。
無論如何,現在都是乘勝追擊的時候。
當然,雖然表面上看,計劃一切順利,但他從來不會幹輕視對手的蠢事兒。
至少陸舟這個名字,是一個讓他放不下的不穩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