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探尋合肥逍遙津張遼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合肥這塊土地上成就的英雄人物中,張遼是傑出的一位。今天的合肥逍遙津公園是人們憑弔這位英雄的最好地方。然而,其內為什麼有兩座張遼墓?為什麼它不是文保單位?記者為此探尋。

一場戰爭成就一位英雄張遼與合肥是很有緣的。1700多年前,他在合肥逍遙津畔叱吒風雲。以區區七千士兵(《三國志》記載)戰敗了兵十萬的孫權。1700年後,策馬槍的張遼銅像巍然屹立在逍遙津公園,似乎還在守護著合肥。

關於逍遙津一戰,史書《三國志》和小說《三國演義》都有記載。尤其是《三國演義》,更是以小說手法描繪得驚心動魄。

“曹平定漢中地,張遼威震逍遙津”是其中膾炙人口的彩篇章,由於張遼的英勇善戰,孫權兵敗,縱馬過河,留下英雄傳奇,引發後人詩讚:“的盧當跳檀溪,又見吳侯敗合淝。退後著鞭馳駿騎,逍遙津上玉龍飛。”這一戰,讓張遼彪炳史冊。

“殺得江南人人害怕;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夜啼。”張遼自然是合肥人心目中的大英雄,並有人為之賦詩:“文遠英才世間稀,吳侯惶惶跳烏溪。江東兒郎多才俊,聞君入吳夜不啼。”史料表明,漢代的逍遙津位於當時合肥城東南兩公里處,是津水與淝水匯的渡口。詩中的“烏溪”不知是文學詞彙還是具體所指,查找了一番資料,也徵詢了幾位文史專家,還是不得而知。

張遼墓碑的幾次演變我最早經過合肥是2000年。因為崇仰張遼,特意去逍遙津看張遼墓。當時不知道逍遙津有兩個張遼墓,看的是逍遙津西大門附近的墓冢。印象中那時張遼墓前立了個石碑,上面寫的是衣冠冢。再後來去逍遙津,衣冠冢的墓碑直接換成了“張遼墓”塊狀石碑。

幾天前,特意再去探尋這位叱吒逍遙津的三國英雄,塊狀石碑沒有了,墓亭裡立了個柱形碑,底座雕刻還算細,有漢代風格,頂端書寫“魏故都亭侯張遼之墓”

“都亭侯”只是張遼早年爵位,他死前被封“晉陽侯”死後追封“剛侯”按照中國人傳統習慣,墓碑上鐫刻的應該是最高爵位,比如,包公墓碑上的“孝肅公”就是諡號,他去世後,皇上追封的。

按照魏文帝黃初年間爵制,“都亭侯”低“鄉侯”一品,為五品。為什麼不採用他後來功勳卓著後而封的“晉陽侯”或諡號“剛侯”?我想,這也許是因為立碑時相關人員的常識疏漏,抑或因為張遼“威震逍遙津”時是“都亭侯”就採用這個爵號。

合肥張遼墓為何史書無載?

的陽光很暖,金子一般鋪滿草地。我在逍遙津公園內行走,問遊人知不知道張遼墓。都說知道,有人還說有兩座,湖心島上也有一座,2003年有關部門還立了一塊碑刻。還有遊客告訴我說湖心島上的是衣冠冢,西大門的是真正的張遼墓。

我們尊崇古代英烈,自然也尊重歷史。這位英雄最終魂歸何處?如果是長眠在古廬州,當然是合肥山水有幸。

我為此特意徵詢逍遙津公園管理處的一位負責人,她讓我聯繫逍遙津內三國曆史文化館楊館長。楊館長告訴我,兩座張遼墓都是供後人憑弔的衣冠冢。

一位大英雄的衣冠冢,如果是從漢代走來,它自然積聚了無數人的崇仰和歷史文化積澱。地方史志應該是有記載的。楊館長告訴我可以去合肥城建陳列館去查,但陳列館辦公室人員明確告訴我沒有張遼墓的歷史記載。

這是很可惜的。因為對英雄的景仰,自然想知道更多的英雄故事。我又查閱手頭一些合肥的縣誌等文史書籍,都沒找到張遼墓的記載。倒是清光緒年間所修的《亳州志》中有記載,“張遼墓在城南觀音山前。”但這一說法沒有得到考古驗證。

我特意諮詢環巢湖文化研究專家寧業高教授,他閱讀的史料無數,也沒看到這個記載,為此,他現場翻閱合肥市志,可惜在合肥古代墓葬欄目中也沒找到張遼墓。

為什麼不是文保單位?

對於一個公園內為何出現兩個衣冠冢,逍遙津公園相關人員表示,可能是古代貴族出葬時為防止別人盜墓,同時出現許多墓葬。

這個說法是忽略了地理變遷和史實依據的。史書記載:公元222年,張遼病逝於江都(今揚州),享年54歲。當時通、信息都不發達,張遼在揚州病逝的消息不會立馬傳到合肥,更不會在合肥相距才幾十米處出現兩個墓葬,哪怕是為了防盜,掩人耳目。

此外,1700多年前的那場逍遙津戰爭,是發生在逍遙津附近,而不是侷限在今天的逍遙津公園。據寧業高教授考證,三國時期,巢湖水域很大,今天的合肥包河區基本上都在巢湖水下,包括今天的逍遙津公園。張遼去世時,按照漢代人心理,自然不會把他葬到水下或者沼澤裡,包括衣冠冢。所以說,今天逍遙津公園內的飛騎橋等都是取其紀念意義,如果真是孫權越過那小河溝,他也就不會彪炳史冊的。

實際上,逍遙津公園也是歷經變遷。自宋代乾道年間,合肥城擴大,逍遙津才被圈入城內。明代它是官僚竇子偁的私家園,稱為“竇家池”清代,也先後是王家、龔傢俬家花園,稱為“鬥鴨池”、“豆葉池”

“古逍遙津”的匾額也是龔家請帝師陸潤庠題寫的。解放後,才擴大建成逍遙津公園。

一位張姓老人告訴我,他一直生活在逍遙津附近。小時候沒聽說過張遼墓,今天張遼墓碑亭後的墓丘是後來堆起來的。至於,市民詢問的張遼墓為什麼不是合肥市級文物,合肥市文物部門一位領導說,評為文保單位是有一定程序和條件的。

因為崇仰,所以探究。張遼一生最輝煌的戰績在合肥完成,他與逍遙津緊密相連。大江東去,風雲變幻。他是不是葬身合肥,衣冠冢是不是古代留下來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能夠有一處憑弔這位英雄的地方,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