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舒城周瑜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國時期,眾多英雄在江淮大地運籌帷幄。
“羽扇綸巾”的周瑜更是以風倜儻的姿態出現在歷史上,留下許多傳說和遺存,舒城周瑜城就是一座重要的漢代遺址。
荒草搖曳塑像孤沒去舒城之前,我想象周瑜城該是留有秦磚漢瓦的殘城,抑或是在“周瑜熱”中建起的一座氣勢巍峨的現代城池。
實際上不是的。它距舒城縣城不遠,位於幹汊河鎮的瑜城村,是一座高高築起的土城,四周雜樹煙雲,沒有人提醒很難意識到它曾是古城。
舒城縣考古研究所奚明所長帶著我從南部一殘缺處登臨,他告訴說這是南城門,並指著土城下的農田告訴我,因為泥沙淤積,昔的護城河成了農田。
蒿草枯黃,厚厚的,踩上去像是一層地毯,偶爾一腳下去,是一個深坑。蒿絮染在衣褲上,點點碎碎。
古城上,是一塊塊莊稼地,油菜已經出土,片片青綠。站在城上舉目四望,四周是平原,一城孤立,佔地一百餘畝,雖然目之所及是“斷壁殘垣”仍有森嚴壁壘的覺。
菜地中有一尊周瑜塑像,落餘暉鋪滿大地,也鋪在周瑜塑像上,讓人遙想一千多年前的金戈鐵馬,眼前浮現意氣風發的一代儒將形象。
周瑜城真的與一代英雄周瑜有關嗎?望著幾個在城上給莊稼澆水的農民,我暗自詢問。
東漢城址寒煙地幾天前,我與畫家劉曼殊一起聊天,說起安徽風雲人物,他非常仰慕周瑜。他說,“羽扇綸巾,小喬初嫁”千百年來江淮大地上出了多少權重一時之人,但都沒有像周瑜一樣,權力在他的身上演繹成無限的人文魅力。
與劉曼殊一樣對周瑜認識的人一定很多,所以留下了許多關於周瑜的遺蹟古存,人們都希望自己的家鄉留有著風倜儻英雄的足跡。
史書記載,周瑜出生士族家庭,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是東漢太尉,伯父周尚是丹陽太守,父親周異任洛陽縣令。《三國志》等史書記載他是“廬江舒人也”我很想知道這“廬江舒”具體指今天的什麼地方,發現這方面資料論述太複雜,趕緊跳了出來。但可以肯定,周瑜最早的活動足跡在今天舒城、肥西、廬江一帶,周瑜城與周瑜相關是存在歷史依據的。
考古上有什麼依據呢?奚明告訴我,省考古研究所、省文史館相關專家來此考察過,曾經對土城牆進行截面考古,但沒發現什麼。不過,2008年縣文物部門在城址內東北剖面處發現了漢代豪族建築用的筒瓦和板瓦,充分證明這是一座漢代城池。
11月29,我不期遇上省考古專家張敬國,特意諮詢周瑜城的年代,他告訴說筒瓦和板瓦是漢代宮殿建築用物,周瑜城是保存較完好的東漢城址,這是沒有疑問的。
寒煙依樹,晚風落。轉眼間,
逝了1800年的歲月時空。
空聞屯聚八千兵1800多年,這中間的變遷太多,也為我們留下太多的懸念。是東漢城址就一定是周瑜建的城嗎?建這城的目的何在?
東漢時期,在平原地區建這麼一個城池不是易事。不是士族家庭是無法完成的。舒城縣考古研究所的湯磊有個觀點:周瑜城周圍是平原地帶,遍佈良田,南行一里是杭埠河,通便捷,周瑜家族是地方豪族,在此築城可能是方便收租。
李衛生曾經擔任過舒城縣委辦公室副主任等職務,近年來對周瑜研究越來越興趣,擔任舒城縣周瑜研究會執行會長,還出版了《話說周瑜》一書,見到我一口氣說了練三墩、周公渡、白馬宕、周瑜橋等幾十個散落在舒城的遺蹟和故事。
周瑜城名字,他說最早的文獻目前可考在宋代,對於城池的作用,他介紹是周瑜24歲前招募軍隊,屯兵訓練的地方,從文獻史料來看,當年其上有兵營、養馬廠等。明代倪域也在《周瑜城懷古》一詩中說:土牆傾壞雉樓平,雲是周郎築此城。不見人提三尺劍,空聞屯聚八千兵…當然,城池上還曾經有拜母堂、周氏宗祠,家族生活的推測也是合理的。但這些遺存都在歷史的風雨中蹤跡難尋,這是很遺憾的,也給考古、研究增加了難度。只希望今後能有更大考古發現,撥開千年霧。
古寺疏鍾送斜陽站在城上四望,平原上是村落。奚明介紹說都是後來建的,過去,這裡是一城孤立,明清時代城上有個寺廟。
隨著三國題材影視劇的熱播,曹、周瑜是社會熱議人物,他們的壯懷
烈引人追思,既然考究出是漢代城池,為什麼不沿土城用漢代風貌磚塊砌起來,在城上建周瑜紀念館讓人憑弔,也帶動旅遊產業?奚明告訴我,縣裡有關領導早有這個想法,只是對遺址保護有嚴格的規定,不能隨意建築。除非完全考證出原來的城池模樣,可按相關法規進行恢復
保護措施。所以,城上原來有一所小學,現在也搬下去了。
廢棄的小學在城的最高處,一條石子路從一座城門延伸下去,與城下的水泥路相銜接。小學是解放後在一座廢棄舊寺廟上建起來的,四圍還有明清的瓦礫碎片。
寺廟叫淨梵寺。這從明清時代頌周瑜城的詩詞可以看出。清代孔昌裔在《淨梵晨鐘》一詩中
道:“長河老寺相環抱,近曉鐘聲渡水來。”這首詩有個序言,說:“周公瑾故城,今改寺。壁壘環峙,英風猶未泯也。”明代黃伯善寫了一首《遊淨梵寺登周瑜城》:雲山煙水兩蒼茫,古寺疏鍾送斜陽。遊客有懷存
慨,老僧不解說興亡。千年形勝岡陵改,三國馳騁草木荒。川水去來閒自適,野花開落夢偏長…
千年前的往事很難遐想,但百來年前,這裡曾經是暮鼓晨鐘,倒也是很藉人心的動人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