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書畫家祈少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傳奇書畫家祈少龍周玉冰在省城合肥的一批書畫藝術家中,祈少龍算是有傳奇彩的一位。
他的傳奇在於少年聰慧。出生在水鄉古鎮三河的他,從小就是古鎮上家喻戶曉的少年奇才。每逢鎮裡、學校出版報、畫刊頭、寫標語,這些活都是給他去完成。11歲時,鎮裡文藝演出,他提著二胡登臺表演,到今天,三河鎮搞演出,邀請名家唱廬劇,人家還指名他去伴奏。
他的傳奇還在於他得人生經歷。1970年,16歲的祈少龍趕上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他被下放到肥西柿樹公社,但他不甘命運安排,心中的藝術夢想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中益強烈。第二年,舒城縣廬劇團招考樂器人才,他憑著嫻
的樂器表演技藝順利考取了。在那個年代,這是令人無比羨慕的。可惜的是,幹了一年後,因為跨縣辦理不了調動手續,他便回到柿樹小學當了音美代課教師,一直到1976年,因招工來到省城工作。在合肥的幾十年,祈少龍憑著骨子裡對藝術的摯愛,不斷在藝術世界裡暢遊,上追宋唐,下至明清,臨盡百家,博採眾長。年過半百之際,毅然放棄國企工作,整
筆墨怡情,潛心書畫藝術,圓了成為一個職業書畫家的夢想。
他的傳奇還在於取得的藝術成就。靠著悟與幾十年的努力,他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有不俗表現。他的國畫風格多姿,在繼承新安畫派的傳統外,又
取了傅抱石、亞明等大家的創作手法,再融入自己個
稟賦,具有瀟灑豪放的藝術風貌。他的畫,無論是山水,還是人物,亦或是花鳥,都能雅俗共賞,這是因為他天
質樸、內心對藝術格外崇仰,一筆一劃、一點一線都是帶著情
,因而作品具有飽滿的
神內涵;書法上,他楷、隸、草、篆樣樣在手,由於習練最多的是魏碑和蘇軾字帖,因而靈動中透著骨力;篆刻上,他刀法簡練,具有童雪鴻、葛介屏意趣。著名書法家劉子善對他的國畫、書法、篆刻甚是讚賞,譽為“三絕”其實,祈少龍還有一絕,就是臨摹名家作品能以假亂真。北方畫家的蒼茫渾厚,南方畫家的細膩雅緻,他都能臨摹得神態
真,甚至書畫家本人也難辨認。當然,他臨摹只是用來學習借鑑。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他幾十年心追手摹,練就了深厚的功力。
祈少龍原名張德永,2003年改名,一是紀念這一年去世的母親改隨母姓,二是表明心志:要在大好時代,技藝進,圓了母親對他成才成龍的願望。相信,藉以機緣和時
,他一定會潛龍騰飛,躋身大家行列。
(作者簡介:周玉冰,青年作家、學者。出版作品十餘部,長篇小說《面朝大海暖花開——海子的詩情人生》引發一股海子熱。2008年5月,寫出第一部關於汶川大地震的小說《五月的名字叫堅強》,受到溫家寶總理親筆批示鼓勵。長篇小說《嚴鳳英一家人》被譽為具有黃梅戲史志價值的作品。現為市場星報“星品藏”、“看歷史”主編,書畫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