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黃澍文章道德冠皖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屯溪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城,單就書畫一塊,黃賓虹、啟功、沈鵬的題字隨處可見,而題字最多的是黃澍先生,屯溪“老街”二字即出自先生之手。

先生是安徽書協名譽理事,兼任安徽省詩詞協會理事,新安畫派研究會顧問,黃山書畫院名譽院長、新安書畫社名譽社長…年輕一代對先生知之不多,蓋因他淡泊名利,從不宣傳自己,晚年立下不搞宣傳、不辦畫展、不出畫集的規定,靜心書畫文章。前兩年,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他的書畫集,還是他的孫子從搶救的角度偷偷整理的。書畫集一出,立即讓世人震撼,都不由得嘆:當今書畫,幾人能有這般功力?

先生1918年出生於徽州書香門第,其父黃駿是頗有名望的書法家、收藏家。徽州人都知曉一個典故:抗戰期間,為紀念“七?七”抗戰,第三戰區司令顧祝同邀請徽州名家許承堯、黃少歧、高鐵君、黃駿代其題詞。黃駿讓年僅20歲的兒子黃澍代自己題字。最後選中的就是黃澍代題的字,後被顧的好友吳知卿識破,於是黃澍書名大震,傳為美談。其實,黃澍13歲即為鄉里書寫匾額,飲譽江南,有“江南才子”之稱。

先生的書法,篆隸行草楷皆是通,其字方圓結合,剛柔相濟,尤其是骨力雄奇,為書壇翹楚,港臺收藏家爭相高價收買,但先生不為名利所動,對書畫藝術發自內心的喜愛,已經96歲高齡的他仍神矍鑠,習字不斷。

先生的繪畫、詩詞造詣皆深。已故賴少其非常推崇先生的詩文,林散之也是由衷讚賞,併為他的書齋“時雨軒”題寫匾額。先生繪畫幼年師從堂兄黃瑩,後師從新安名家汪採白,早年在浙江大學學習期間曾向豐子愷討論畫藝。上世紀40年代,先生畫展在北京臺灣本皆引起轟動,先生擅長畫馬,曾師從徐悲鴻,他筆下的馬有徐氏神韻,千姿百態,飄揚過海,加拿大、本等國的電視臺專為先生錄製專題。

先生為人和藹,對文藝名家尤其樂為友。有一年,著名作家魯彥周與我聊起先生,說他在先生題字的賓館住過一個月,很賞識他的書作。當我把這話告訴先生時,他當即為魯老題寫條幅,我記得內容是先生的《玉屏樓步月》一詩:“天都峰上月如丸,千丈清光徹夜寒,不必乘風天外去,瓊樓玉宇在人間。”兩位德高望重的藝術家彼此心心相映,在我的聯絡下準備會晤。可惜,2006年魯老不幸病逝,留下一段憾事。

這些年,向我打聽先生情況的人非常多,許多人特意去皖南拜訪。在許多人的心目中,他已經是皖南,是屯溪的一個標誌,代表著當代皖南書畫藝術的高峰。

與先生好幾年沒有見面了,電話中問候,欣他仍然聽力靈思路清晰,總在電話中詢問我的近況和工作情況。先生的道德文章讓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