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無趣的戰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馬明宇與我戰鬥,是一場無趣的戰鬥。

有一本書叫《我與劉曉慶——不得不說的故事》,我認為它是迄今我看到的最無趣的書,所以我決心不把和馬明宇的爭論變成《我和李承鵬不得不說的故事》,或《我與馬明宇不得不說的故事。

人應該學會有趣,無趣是在費生命。

現在我們終於知道馬明宇在意甲的“不能隨之輕”了,但當時那麼多人鼓吹讓馬明宇“壓倒安貞煥”

“壓倒中田英壽”並在各自的陣地上,將我定為“一貫”的“陰險”和“不懷好意”;馬明宇也不僅認為我“傷害”了他,並且要“算賬”這樣才覺得有趣。

王小波說,”論爭“是需要有正確態度的,但中國人一向不霽究這個,大家只會叫“就是好,就是好…”或者“打倒、打倒,踏上一隻腳”這就是“無趣”從小我就羨慕記者這個行當,因為有趣。所以當上記者就堅持不寫“無趣”的東西。

“五文墨”把這種寫“無趣”的東西的記者稱為“紅包記者”主要謳歌形勢一派大發並揮些好處。

我的“有趣”原則撞上一場“無直的戰鬥”這種戰鬥是“一種文化”對決“另一種文化”本沒有“青紅皂白”

雖然遇上一場“無趣的戰鬥”但我在這個過程中表現還不算“無趣“。我不想在無趣中費生命。今後也如此。

威尼斯商人除了足球,意大利出產什麼?通心粉、菲亞利,還有就是威尼斯商人。

亞歷山德羅·高奇何許人?典型的“威尼斯商人”關於高奇的家族淵源無從考證,但高奇父子在貝魯斯科尼、莫拉蒂的強勢打壓下仍然能活得遊刃有餘,時不時還倒騰箇中田英壽牟取暴利,讓那些只知道往球內“砸錢”的主無地自容,這證膽高奇得“高”——“實在是高”!

高奇秉承了威尼斯商人所有的優良傳統,那是個能把一里拉變成一美元的角“和威尼斯商人獨處一分鐘,你也要擔心一下自己的頭髮,因為他極可能盤算怎樣把你開到假髮店換錢”這是對威尼斯商人最好的揶揄。

雖然現在有人像盼來星星盼來月亮一般欣喜高呼“高奇就要來到我們中間!”但我卻有些懷疑事情是否那麼樂觀,因為來的是高奇,而且,他肯定不止和我們相處1分鐘,我們豈不成了葛優、陳佩斯。

報載,今年3月高奇就秘密與本國腳稻本聯繫過了;又報載,在被“玻璃猴子”本人涮了一把後,高奇又釣上了李東國、高鍾秀。威尼斯商人從不做空手而歸的買志,所以頭一扭眼光瞄上了我們的馬明宇。

我反對把馬明宇稱作“替代品”這個稱號多少令人要想到當年缺、缺糖、缺的時代的“代食品”馬明宇是堂堂中國國家足球的隊長,怎麼能夠成為轉會市場的板凳隊員呢?

但是,我必須用“但是”這瓢冷水來打擾一下昨天為此歡呼雀躍的人們的興致,幸福不要來得太早了,種種跡象都表明威尼斯商人在進行了一場“三角戀愛”後才被迫向我們投懷送抱的。

年薪多少?轉會費多少?轉會方式如何?那個據說已經初步達成一致的“時間差”會不會成為談判桌下的定時炸彈?

我理解人們對“世界第一聯賽”心起伏的受,但“心動”不是“行動”事實上,高奇大步只不過發了一紙“願意來華談判”的意願。說讓步,也就是把當初倨傲的“讓全興赴意談判”改成了來我們這裡“打客場”而已,如此而已…

威尼斯商人的支票薄豈是手紙一樣隨便撕的。什麼是威尼斯商人?你賺到一個金幣他卻要割下你心頭一塊的就是威尼斯商人。這是莎翁警告過的。

現在我們知道了,佩魯賈並非對馬明宇“情有獨鍾”馬明宇只是高奇棋盤上某一個棋子,但這也是一個巨大進步,畢竟別人知道中國足壇不只有“驢子”也有“千里馬”了…

值得琢磨的倒是我們空前高漲的樂觀情緒,這情形有些類似改革開放之初的“出國熱”:出去吧,出去吧,大把大把的鈔票…

就像“快刀子”高峰“告別演出”也踢了。協議也草簽了,但“慕尼黑1860”對他是一場噩夢,子如今只能跡天涯。

在威尼斯商人高奇來華談判之際,我們不要以為他只帶著支票簿,他還帶了一把鋒利的刀。而我們必須提防這把世界上最鋒利的刀。

一口痰盂這是一個無趣的時代,因為身邊的足球越發無聊。據說:文學評論的崛起反證文學創作的墮落。同理,中國足球創作的墮落促使足球評論的泛濫。

有人說:中國足球就是一口談盂,人人都可以往裡吐口水。我認為,這是迄今最準確的“定位”所幸有定義“足球新聞工作者”否則我們這一干圍著痰盂打轉的人不是身份卑微的清潔工,便是肺結核晚期患者。

王朔說:無知而無畏。吐口痰算什麼?許德尚把美酒盛滿歐洲盃然後“舉杯邀明月”就不許我們把濃痰填滿中國足球“混事在人間”?

比如“卡洛維抵蓉買馬”就是一樁可以大吐而特吐的事。

“第一個登陸意甲的中國球員”

“第一個身價壓過韓國人的中國球員”那麼遙遠那麼坎坷的“走向世界”之路就這樣一夜間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