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戰爭是政治的延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此時此刻,得到了巨大榮譽的“萬歲師”師長李典中將並不是沉浸在喜悅中,而是在向客服投訴。
他坐在賈詡的全息形象前(傷重暫時不能起身),滿面嚴肅,半是抱怨、半是質問:“天子有教:當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以減少我軍傷亡,今在扶南,敵人形成重兵,我軍變成弱旅,致使我軍損失參重!軍部置天子聖論和我軍官兵命於何地?現在看來,添油戰術似乎有不妥當之處。
當時海軍帶有不少兵艦,既有炮又有兵,卻在開戰後四處分兵,所獲不多,反而導致在第八戰事中,對於陸地的支援不力,若再多幾千人,我軍不至於損失這麼大。
另外,來援的趙子龍,我們很謝他,但是!據我的小兵說,他看到鄧士載(艾)向趙將軍稟報敵酋國王的位置,只是接下去的表現卻證明趙將軍有消極作戰的趨勢!”李典一口氣說了那麼多,他心中那個疼啊,帶的兵,都是子弟兵喲。
當時將領們乃至大兵,心態高,膽氣壯,說話直,有什麼說什麼,並不因為你是誰誰誰而吐吐、有話不敢說,你就是上差,做得不適當,下面的人也敢熊你幾句。
賈詡專心地聽著,然後他離題十萬裡說了一句沒頭沒腦的話:“從一到十萬是很難很難的事,從十萬到十萬則是很容易的事。”
…
雞同鴨講眼碌碌,眼碌碌,喔,喔!
知道賈詡不會無的放矢,李典努力思索,看著他若有所思的樣子,賈詡的時間寶貴,只好開蠱。
“我們所有的戰爭行為都出於至尊的大皇帝的意旨!是為了我中華民族的千秋基業!
各個情報機關、統計部門的消息指出,我們征服的鮮卑族、氐族、羌族,已經徹底漢化,這些年來,沒有一例造反的事情發生。
曼成你有所不知,在北方各地已經是自由通婚,以前都是漢族男人聚胡女,現在出現了很多的胡男娶漢女,已經成為很普通的事,民間無反彈,帝國政府樂見其成。
百年之後,何有胡漢之分?再無純種的漢人,也無純種的胡人,有的只是一個統一的中華民族,華族所居的土地,除非是戰爭失守,絕對不會出現脫離帝國疆域的事情!
而在南洋,就大不一樣了,南洋土地富饒,人們甚至都不用怎麼動手,就有得吃,若是加多一個管頭,他們豈會心服?南洋要不處於山林中,要不就在海島上,地小人心眼也小。
管制他們,如果是同族的,還沒什麼,我們以外族的身份進入,試圖管轄他們,若他們原有著統一、發展的種族,那麼融合之事,殊不樂觀。
留著他們,終是隱患!”賈詡清朗的臉上微現一絲猙獰:“此次下南洋,帝國中央的決策就是,不惜軍力、物力和財力,在最大程度上削弱原有土著的人力,斷土著的血脈。
曼成聽本座一述往事!
當年元魏蜀三國相爭,同一家人,同一民族,我們軍隊互戰造成傷亡不論,皇帝說了,若軍隊哪一個人無故傷害到魏蜀國的普通百姓,以侵害元朝子民論處,是很大的罪,哪怕你資格再老、功勞再多,輕則勒令退役,重則殺頭。
打北方各族,皇帝說他們rp好,所以要力爭他們投降,當然,不投降就往死裡整,但一投降,即施以仁義,一視同仁。(他們也會珍惜)現在下南洋,皇帝說了:‘儘量滅絕各地土著,寧可土地空著,也不想讓土著在那裡站著!’”他冷冷一笑道:“我們不主動、不爭取、不鼓勵大國的土著投降,因為他們投降,我們就不好動手!
處於你師的立場,你是吃了大虧,你心疼,我也心疼。處於中央的立場,卻是大賺特賺,殺得土著越多,他們就越難回覆元氣。他們從十萬人口要發展多十萬人口很容易,但如果從無到十萬,就很難!
戰爭要服從政治,戰爭就是政治的延伸!我們軍人,往往出於戰術的層面考慮,而文官則以戰略的層次去思考。
曼成啊,我們當軍人的,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專心打好仗,其它的事,就給文官去辦吧!”
“是!”
…
就在結束倉庫防守戰的當晚,陸戰3師在趙雲的帶領下,以一個神速的動作,橫掃了扶南國都特牧城的四門。
並不是攻城(扶南人不清楚,他們就算把城門大開,說不定帝國軍還不一定肯進來),帝國的打擊落在特牧城門附近的扶南百姓的村落裡。
特牧城並不算很大,不能容納所有的人進入,而且前幾天的戰事,都是扶南人壓著華族來打,就放鬆警惕,在城外的不走,走進城內的村莊百姓又出來,等到扶南速敗,懷著僥倖心理又或者通知不到,結果就倒黴了。
先是偷襲,後是明火拾仗硬上,特牧城四個城門的方向都是人聲鼎沸,燃起沖天火焰,照亮了夜空,城內所有的人都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扶南軍新敗,又在夜晚,恐有埋伏,不敢出戰,待得天亮之後,帝國軍收攏隊伍,兩軍在特牧城的東門對峙。
在城牆上出現了扶南王的王旗,在帝國軍陣地上則升起了趙雲、潘璋、馬忠的將旗,三人站於隊伍前,看見趙雲這個惡魔,扶南人鼓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