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戰爭是政治的延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趙雲臉上掛笑,並不理會扶南人在熱情問候他的家人。潘璋拿著個小喇叭獰笑道:“吵個jb,後有你們好瞧!夠你們喝上一壺的,老丁!”老丁應聲而出,那個傢伙是個穿衫襯打領呔的華商,看到他,扶南人吵得更厲害了。
很多人都認得他,老丁是來扶南做買賣的大商人。
他掏出一份檄,舉小喇叭在嘴邊念起來。
沒錯,所謂“師出有名”當然要妖魔化扶南王朝,替帝國此次出兵正名。
他久居扶南,頭
路,扶南的內幕憋端知道得一清二楚,一開口,就直斥扶南王範蔓不仁不義,為了滿足他的貪慾,殘酷剝削國內子民,致使民不聊生,百姓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朝不保夕…
今有天朝帝國,代天行仁義,給天下蒼生以美好生活,願扶南人認清形勢,歸順天朝,得享天朝的仁義…
扶南王範蔓越聽越怒,什麼都往他的腦門上扣,連他上街搶老太婆的柺杖、小孩子的麥芽糖都有!(此為通用言語,任何與帝國作對的統治者都會有這樣的“罪行”)再聽說老丁痛罵扶南人沒有道德,惡毒地攻擊扶南人光天化下
跑、隨地大小便,當眾
、獸
、玩同志式友愛,亂丟垃圾、到處吐痰、拉屎不洗手、在屋子裡養蒼蠅、蟑螂、用馬
洗面以作美容…
範蔓在城牆上高喊道:“我們好壞關到你們帝國什麼事?這是我國自家的事,要你外人跑來這裡多嘴?!”老丁嘿嘿笑道:“天朝的仁義道德至高無上,道德高於國權,仁義高於主權!對於你們這些蠻夷之輩,我們天朝生來就有責任教會你們懂得仁義是什麼!”他高舉仁義道德的大旗,意興風發,把扶南人罵得狗血淋頭,顏面無光!
恨得範蔓牙癢癢,氣極下令士兵們對準老丁放箭。
距離過遠,箭矢歪歪斜斜地在他面前落下,傷不得他分毫,帝國軍佬大聲嘲笑,奚落扶南人真沒用。
罵過之後,帝國軍推出來被繩子捆著的、昨夜俘來的扶南男人,現場放出五部大秤,帝國軍佬正爾八經給扶南人稱體重。
重的站左邊,結果大部分都站了左邊,每十人為一串,再用一條大繩圈上。輕的站右邊,都是象麻桿那麼健美的扶南人。
扶南官府糾集百姓出戰,窮苦的被優先徵上戰場送死,富裕的地主、農民、商人自然有優待,留了下來。
稱重不是來體檢,帝國軍給瘦的扶南人每人發了鋤頭、鏟子,他們就刨起地來。
沒錯,帝國軍打算留下瘦子,他們只要乖乖的,後就可以成為帝國子民。畢竟,很多活兒,還是要人做的。你總不能收屍、運糞、挖溝都要讓華族或者華軍去做吧。
但要加入帝國,得拿出點真心來,立個投命狀吧!
於是瘦的扶南人挖出了一個大坑來,帝國軍佬把肥胖的扶南人趕下坑去,瘦的扶南人就開始填土。
當著城牆上幾千扶南軍的面,瘦的扶南人活埋了胖的扶南人,泥土漸漸增高,胖扶南人絕望地哭泣著,苦苦哀求帝國軍別殺他們、懇求扶南軍來救他們,詛咒瘦的扶南人死後下地獄,生孩子沒眼。聲音漸行遠去,變得沉悶,最終細不可聞…
一批批拉出來,一批批稱重,一批批活埋!乾脆開了幾處地方,同時開工。
填完男的,就來乾女的。
吼,吼!當然不是來強jian,軍規是不得強jian女人的,除非是皇帝發神經,下聖旨蓋過軍規,允許合法、公開地強jian女人。否則的話,軍規寫得很明白,強jian女人的軍人,一律割了jb,發向廬山北魏郡王曹或者山陽漢獻帝那裡充役,此二處還需要tj。
搭起了一個矮矮臺子,一個滿面婬笑的傢伙,站在一張骯髒的桌子前(搶來的)拿了個棰棰,當眾拍賣扶南女人。
臺上站了一排扶南女人,都不穿衣服,窘迫地用手遮著三點,以抵擋諸多眼。
臺下站了一溜虎視眈眈的華商,鼓著眼,拼命地打量著臺上的黑女人。他們都是軍中的承包商、奴隸主、隨軍酒巴的老闆,軍人們把他們叫做“鯊魚”能在老遠嗅到血腥氣跑來,戰前不見蹤影,戰後就不知從哪裡冒了出來。
婬笑的傢伙暴地抓過一個女孩,展示給大家看,他大喊大叫道:“快來看吶,新鮮、漂亮的扶南美女,年方二八的美女,二八沒醜女,誰要,誰要?”
“大家請看,她的身體、她的臉蛋,她的牙口。”他用力張大女孩的口,讓大家看,再抬高女孩的腿讓大家看…
臺下二位奴隸主竊竊私語:“軍隊怎麼叫了一個以前拍賣牲畜的傢伙來拍賣人口呢?難道我們的軍隊缺乏人才到這種地步?”
…
(注:在帝國,女奴是合法的,人身依附於奴隸主,女人的地位並不高;男奴不合法,帝國不得有男奴隸,帝國征服的海外領土的子民到帝國十三州來做工,有人身自由權,不是奴隸)還要什麼,比當著一個國王的面,去炮製這個國王的子民更惡劣的事?
看到自己的男子民被活埋、女子民被當眾拍賣,範蔓只覺得口有把火騰騰地升上來,嘴一低,一口鮮血吐了出來!
他倒不是珍惜蟻民蟻命,而是覺得大丟面子。
扶南人驚惶失措,扶範蔓進城樓裡坐下,遞水的遞水,捶背的捶背,好半天範蔓才緩過氣,顫巍巍地道:“傳旨,把所有的軍隊召來,徵召儘可能多的百姓,我們與帝國軍決一死戰!”他不知從哪裡生出來的力氣,站起來揮舞拳頭道:“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學中國話倒學得似模似樣。
所有的扶南人也一起喊:“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成萬眾一心之勢。
他們的聲音傳到帝國軍的耳中,帝國軍打心眼裡為他們高興,為他們喝采。
帝國二大情報機關cia(中情局)和gru(帝國總參謀部情報局)都有蒐集外國統治者資料的職責,不約而同,均指出:“範蔓有才能,膽氣壯,自視甚高,不服輸。”不服輸最好,那就來打唄!
特牧城中緹騎四出,催促各地勤王,把兵員、物資不停地送往特牧。
在特牧城外的帝國軍,原來的“東風”倉庫崩塌損壞已經不敷使用,遂在倉庫外三里找了個地方下寨,除了趙雲的陸戰3師,又加多了太史慈的第2步兵師。
接下來數月,就沒有懸念了。
大仗小仗不停打,天天打,打,一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打得熱鬧紅火,遍地死屍,到處鬼叫。死的人是如此之多,以致於大家把附近的樹木都砍光了,用來焚屍。
扶南人的血差不多耗盡了,上一回近八萬戰死,這一回則死了差不多十五萬人、受傷者不計其數。
那時的國家能有多少人?扶南全民皆(民)兵,從老頭到少年之間的所有年齡段,傾國之兵派上戰場,他們作戰英勇,不畏生死,無奈他們遇到的是強到變態的帝國軍,扶南人拙劣的訓練、差勁的裝備讓他們在帝國軍面前,遭遇到一次次的屠殺。
饒是如此,帝國軍也付出了三萬人的傷亡…戰死五千人,傷二萬五千。
賈詡不停地給趙雲、太史慈派出援軍,補充兵員,也就是“添油”讓兩將的部隊始終保持在二萬。兵力不多,不能發起對特牧城的進攻,不致使敵太過驚恐,導致他們出逃;兵力也不少,敵人一口不下他們。
殘酷、僵硬的戰鬥打了三個月,戰鬥漸漸平息,扶南人已經無力進攻,再也派不出部隊來打了。
帝國曆青武十一年七月初三,扶南人一覺醒來,發現特牧城被圍了個水洩不通,連個飛蟲都飛不出去,出來的扶南狗俱被亂箭回。
賈詡親率帝國軍主力合圍特牧城!關羽、關平、周倉、高定、高翔、張邰、張飛、趙雲、潘璋、馬忠、太史慈,曹休、冷苞、三個鬼佬大將,還有傷愈歸隊的李典、樂進、蔣欽,戰將如雲,十九大將會京師,集結了陸軍、海軍陸戰隊、海軍、帝國本土派來的補充兵員,總兵力達十三萬人!
繞著城池建築長圍,木頭加土築成,圍定特牧城。
勝券在握的帝國軍當然不會傻到舉大盾冒著箭雨去攻城,特牧城有幸成為世界上第一座被大炮大規模進攻的城池。
把炮艦上的大炮拆下來,加上運輸艦上的補充大炮,一共一千二百門,運到岸上,密密麻麻地環繞著特牧城。為此,還緊急鋪了一條水泥路,幸運的是湄公河離特牧城並不遠。
一天到晚都是轟隆隆的推重炮的聲音,大家使出吃的力氣,就象帝國時代裡的推炮手把大炮推到戰位,進入七月,氣侯多變,要搭棚子,把那些寶貝鐵疙瘩放好,左右有木柵護翼,還要建分散的火葯室,以策安全。幾萬人頂著狂風暴雨,不畏艱難辛苦,夜以繼
地進行構建作業。
到得七月二十,一切就緒,深夜十二分,夜半無人私語時,正是打炮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