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袖手旁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兩輛汽車砰的一聲追尾肇事,灑落一地碎玻璃及其他,肇事雙方也是各執一詞爭論不下。於是定會惹來許多旁觀者圍上來看個究竟。旁觀者大概抱著與世無爭的態度象看肥皂劇似的看著事情的進程,這現象在中國來說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就如同千百年來行刑殺人一樣,每次出大差,無論是砍頭還是剮人,無論殺的是老人還是婦孺,無論殺的是該殺的還是冤殺的,自然都會惹來這樣的旁觀者在一邊或叫好或起鬨亦或悲慼戚。滿清後期,俄在中國的土地上發生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的戰爭。
帝抓到一箇中國人說他給沙俄做探子,於是砍了他的頭。在行刑的時候,圍觀的中國人就象過年看大戲似的看熱鬧。魯迅先生因此憤然棄醫從文。
當然袖手旁觀者和旁觀者還有些本質區別。袖手者是旁觀者中最為冷漠的一類人。旁觀者或許看久了看出是非曲直有些人會做出些舉動,比如坐公車看見有人掏包,旁觀者看得真切會給失主某些暗示或對偷兒怒目而示,有膽大的還會將偷兒拿下送官;又譬如拿撞車為例,肇事雙方終歸是有方虧理的,但虧理者卻蠻橫無理,這時或許有覺醒的旁觀者要出來說幾句公道話,於是虧理者迫於輿論壓力而囂張氣焰大減。袖手旁觀者卻不然,真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非但不解決事情反而希望事情鬧的越大越好,按家鄉糙話:人腦袋打成狗腦袋那才是最好的呢。類似這樣的袖手旁觀者在近幾年的中國大地是屢見不鮮袖手旁觀者在旁觀的時候大概一定要穿著馬褂裝扮方才適合,雙手褪在袖中證明自己的無能為力。袖手旁觀者心態大概有這麼幾種表現。一是此事與我無關。比如看行刑殺人、追尾肇事、投河跳井,甚至街頭械鬥、家庭糾紛的人。倒黴事的都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溼裡沒我,幹裡沒我,有熱鬧供開心為何不看?別人比我強我是孫子,別人不如我我是大爺的卑鄙的優勢意識只在這刻才顯出某些國人的人生態度。二是無能為力。看熱鬧裡的人何嘗都只是袖手之人,也想拔刀相助,然而力所不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雖明辯出是非曲直,但自己尚且被蚊子叮了,哪能給別人撓癢癢?何況總擔心狐狸沒打成倒惹身騷。卻又常要痛恨別人的袖手旁觀。三糊塗的旁觀者。有些旁觀者的旁觀就只是為了看而看,與有無袖子無礙,他們只有眼睛卻無心。沒有表情沒有叫好沒有憤沒有立場,完全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形中的摸樣。有顆比北極冰山還堅硬寒冷的心。
天空之所以有黑暗無外乎太陽被遮擋,無論遮擋的力量是因為天上的雲還是我們地球本身。但人都恐懼著黑暗的來臨。只有魔鬼才因黑暗的來臨才歡呼雀躍。期盼世界光明是存留在人心中最真摯的渴望,古時人們對光明可算是最為虔誠的信徒了,哪怕只是為那一點點光都會讚美謳歌。而袖手旁觀者卻如將光明放到了袖口一樣。每次人類文明的進步都會伴隨著鮮血與死亡,然而文明的最大受益者卻是那些袖手旁觀的人,對現實黑暗發出最強烈不滿而又無動於衷不期望改變的又是那些袖手旁觀的人。就好比看見革命者被殺,旁觀者袖手在一旁暗自慶幸自己不是革命者,終於可以苟延殘的活下去,看見革命成功後卻又要跺足道:早知今
何不作個光彩的革命者。袖子的出現僅僅是為了藏起那雙懦弱的手。
中國改革五十年,成績斐然是不爭的事實。但這種成績的取得並不代表著人民就有獲得袖手旁觀的權利。對於袖手旁觀到慶幸的只能是民族的悲哀。袖手旁觀者越來越多,會讓社會加速腐敗和墮落,“和諧社會”也將成為一句空談。國家國家,因為有了家才產生了國,國家是家的表現形式,當國將不國,那家又何以為家?!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其實懦弱的人也一樣有雙手,不過是使出的力氣大小之分,但無論力氣大小使出來的才是力氣,褪在袖子裡的永遠為零可以忽略不計。但很多人卻總抱著祖宗教條只願作旁觀者。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於是袖手旁觀者成了社會里最沒個
和思想的一類人,他們守著“中庸”之道忍受著貧苦潦倒與壓迫,千百年來始終如此。屠者殺雞,絕不會先揀最兇悍的,因為它會以死相搏,倒傷了屠者之手,定是懦弱束手被縛先丟了
命。革命者的血只換來新國家,卻沒有徹底的喚醒袖手旁觀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