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當下主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最近很免費“當下”這個詞。按我的理解“當下”的意思就是不看過去和未來只要把握好現在。
“活在當下”也是許多中國人目前的追求。
“風來四面,且臥當中”便是對“當下”最好的詮釋了。中國人自古就有知天樂天的傳統,這一理念有點道家髓的意味。可我想,“當下主義”若是免費時尚起來,中華民族危亦!
無論一個國家民族或是企業維持其前進的動力是什麼?那就是創新,永遠不滿足現狀。正像奧運口號說的那樣:更高、更快、更強,人類的文明進程就是在一次次自我挑戰中完成實現的。而在西方國家進步發達的時刻,中國這地卻又拾起“當下主義”的玩意不知道是何故?難不成嫌棄近代中國的多災多難還少嗎?想古時開國皇帝們哪個不是在血雨腥風中建立起自己的政權,而後世子孫卻承接祖宗陰德“當下”起來,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夜夜笙歌。只能接祖宗的班卻不能發祖宗的光!結果因昏庸無道丟了江山,就這樣歷史的車輪而復始的完成改朝換代的使命。中國什麼都可以換,就是祖宗不可以換。祖宗用來提示後輩子孫別忘本,並不是轄制子孫進取的否決票。鄰國本一樣有著深厚的民族傳統而在面對世界格局出現新變化的時候,勇於接受挑戰進行了明治維新,既有效的增強了國力又使民族傳統的東西沒有被完全西化。與這次成功的改革相對比的就是大清滿朝的“活在當下”抱著祖宗規矩不肯放下,結果歷史為此書寫了濃重的一筆。再說現如今大家都知道的中國地大物不薄,而在某些領導活在當下的經濟改革中這些本以缺少的資源卻統統被破壞或挖掘待盡,用來換取了所謂的政績。人沒有過去便失去了
,人沒有未來便沒有了希望,那麼當下又是何物?不過是承前啟後,不斷超越努力的階段。而不是近來所說的只活現在別想那麼早不想那麼遠,這是什麼邏輯?
居安思危是每個人都要經常想的事,青年人“活在當下”失去了反抗意識,面對存在於社會的不公平沒有了吶喊的聲音;企業“活在當下”則失去了商機逐漸被市場所淘汰;政府“活在當下”政治腐敗,幹部墮落,官僚主義,瀆職犯罪屢見不鮮。富人“活在當下”以一種窮奢極的方式享受著瘋狂人生;窮人“活在當下”就一輩子難脫貧困帽子。
“當下主義”在某刻卻在腐蝕著人的靈魂。讓人學會了懦弱忍耐甚至是麻木不仁,沒有正義沒有使命
責任
。這是一個健康向上民族所不應該擁有的。生命的意義就是在煩擾複雜的人生過程中不段的完善自己,而不是躲避矛盾,看著機遇與挑戰並存難以取捨的時候,把衣領一拽往地上一躺離世遠遁,美名是“當下”是境界,以我看古人提出“當下”的時代與現今不同,意義總該有所改正和領悟吧。